广告创意的判断与误区2
-
[10-15 17:01:58] 来源:http://www.dxs56.com 销售谈判 阅读:8190次
误区二:不考虑产品特征,盲目创意。
广告的目的无非就是两点,一是销售产品,二是提升品牌形象,不能不问产品特性一概而论,什么产品广告都需要过度的吸引注意,如房地产这种极度理性的商品,很多房地产广告在吸引消费者注意方面大做文章,其实是白白浪费感情,要买房的消费者会睁大眼睛满报纸主动去找房地产广告,而不想买房的消费者注意了看一万遍也没有用。再如药品,药品广告的受众性其实很强,有某种病症或亲人、朋友有某种病症的消费者才会去注意相对应的药品广告,一般没有相对应病症的消费者不会去注意药品广告,药品本身是一个理性产品,和食品饮料化妆品等感性产品完全不同,而很多药品广告为了证明自己有创意非得将理性诉求用感性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将一些药品广告搞得花里胡哨,且平白使所广告的药品品牌形象附上了一层不严肃不可靠调侃性强的负面影响。导致了这一类的药品广告看上去很有创意,很有意思,让消费者看起来好玩,广告人可以拿去获奖,拿去做秀,但产品销售不见动静。药品广告其实很直接,就是要少说废话直奔主题,就告诉消费者什么药,治什么病,然后突出品牌名即可,这一点哈药和修正做得非常好,虽然哈药广告的粗糙性需改进,但表现策略是对的,销售业绩也证明了这种策略是对的,尤其是修正药业的斯达舒,胃痛、胃酸、胃胀,请用斯达舒胶囊,简洁明了、利益明确,没有太多的干扰。
当然,也并不是说理性的产品就非得用理性的表现手法,不可以用感性的表现手法,感性的产品不可用理性的手法,这不是绝对的,但理性的产品首先必须进行理性的创意表现,在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的情况下,再适当辅以一些感性的创意表现,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问产品特性,将理性产品的广告创意搞得花里胡哨,将感性的商品广告创意搞得一脸严肃,等于是谋财害命。
误区三:创意表现不错,但品牌名不突出。
我注意数了一下感冒药严迪的电视广告片,在短短的30秒中,严迪出现了12次,脑白金也是“脑白金、脑白金、脑、白、金”地说个不停,从表面上来看,好像消费者会很烦,其实并不是这样,只有“革命道理”天天讲,月月讲,反复灌输,才能让消费者牢牢记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比常规的频率更高,才能产生影响,品牌名就是这样,很多广告从表面上看创意不错,但品牌名出现次数太少,消费者往往记住了情节而记不往品牌,而很多广告人认为品牌名出现得太多就“显得没有创意”从而产生了众多“花钱做娱乐”的广告,对厂家而言,大量的广告费用投下去了,品牌名消费者却没记住,而很多创造了很好的销售业绩的广告往往是象严迪、脑白金这类的“显得没有创意”的广告。
误区四:广告表现与广告诉求脱节。
广告表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广告表现的最终作用是将广告诉求以最鲜明最容易记忆的方式传达给目标消费者,很多广告虽然给消费者的感觉是“啊,创意很好”,但不卖产品,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广告表现与应有的广告诉求脱节,导致将广告诉求传达给消费者的目的没有达到,很多广告采用吸引注意力 广告利益点诉求的方式,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吸引注意的表现手段与后期的广告诉求风马牛不相及,就会造成广告成本加大,广告表现与广告诉求一致的广告投放较少的量就能让消费者记住该记住的内容,而广告表现与广告诉求不一致的广告在投放很大的量才能让消费者记住,这之间的成本差可想而知。
我们先来看一看台湾中华电信的一则电视广告:
一中年女教师拿一教鞭,对学生讲:跟我念,中华电信。学生:中华电信。教师:入网省。学生:入网省。教师:话费更省。学生:话费更省。教师又作严厉状,用教鞭敲敲了敲黑板,说:大声点,再来一次,入网省。学生:入网省。教师:话费更省。学生:话费更省。声音渐淡……
这样的广告我只看了一遍,就牢牢记住了中华电信的利益点:入网省,话费更省。通过女教师授课这种幽默的方式反复表达出利益点,在让消费者记住利益点的同时又强化了中华电信的亲和力。而我们平时有很多看上去很有创意的广告,却因为广告表现与广告诉求脱节,导致了厂家无法有效的将想传达的信息有效传达给消费者,前面所列的痔疮广告,台湾洗面奶广告以及A药品广告等,都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如痔疮广告,我们只记住了“痔疮之苦如何能说”这一句废话,广告费就这样哗哗地流走了。
广告创意专家们说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很容易,只要掌三个关键,一是明确广告目标,二是找准达成目标的诉求点,三是围绕着广告诉求这个中心,将诉求表现出来。只要掌握好这三项原则,你做广告创意就象打降龙十八掌一样,有可能不精彩,但决不会犯错误,如果你的思路再开阔一些,精彩的广告创意就会从你手中诞生。我公司有一设计师的美术造诣很高,是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但我们经常就某一包装或某一创意展开争论,我告诉他,在你的艺术世界里,你就是国王,你的思想可以自由弛骋,但在商业设计的世界里,你必须忘记自己,受到消费者、竞争者、政策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束缚,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评判消费者,这个世界是没有绝对只有相对,相对于你,毕加索是个天才,而相对于喂猪的农妇,毕加索只是一个神经病而已,如果我们做的是一个针对喂猪农妇的创意,就必须抛开你的毕加索思路。众多的广告创意为什么会出现我前面所列的错误,就是因为我们很多创意人员没有忘记自己,经常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为别人做广告,注定会失败。
- 上一篇:大智若愚 销售之扮猪吃老虎
《广告创意的判断与误区2》相关文章:
- 广告创意的判断与误区2
- › 广告创意的判断与误区1
- › 广告创意的判断与误区2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广告创意的判断与误区2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广告创意的判断与误区2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广告创意的判断与误区2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广告创意的判断与误区2
最新更新
- · 销售员谈判技巧17招
- · 销售员巧破拒绝13法
- · 绝佳六招抢走竞争对手的客户
- · 如何促销才不会促死
- · 有效谈判技巧十四条
- · 销售精英自我修炼之心理定位篇
- · 美体内衣现状及发展趋势
- · 电话销售如何开口
- · 细数质量管理失败十原因
- · 导购如何提高自己的业绩呢-销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