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探析
-
[07-22 01:04:34] 来源:http://www.dxs56.com 高等教育论文 阅读:8613次
个人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要关心他人、理解他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把自己融入集体当中,同心协力,才能获取最终成功。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时,一般都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还要在社会中与各种人打交道,处理好各种关系。在陌生的环境中,大学生由于对外界和社会的认识往往与自身和社会的现实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容易在精神和实际工作中遭受挫折,感到无助和失落。
大学生实践团队组织中的团结协作可以使他们克服危机、增强自信和积极情感,还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效能,能帮助他们使行动与环境要求相互协调,遇到问题能够自主独立或者协商合作解决。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团队协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锻炼了社会活动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交际能力与组织能力,为他们提供了适应未来社会的机会,提高了他们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四、实现知识创新,培养创业能力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是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知识远离生活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可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契合度,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4]。 www.dxs56.com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拥有体验的机会,是主动地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由权威从外部来灌输知识的过程。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曾提出了隐性知识理论。隐性知识是与显性知识相对的内隐知识,前者是指人们不能清晰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后者是指人们能够明显反思和陈述的知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是获得显性知识的过程,更为主要的是获得隐性知识的过程[5]。
在组织活动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是在知识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创新[6]。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大学生课堂上学到的显性知识必须尽快地转化为隐性知识,否则它的真实价值就不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重要载体,因为它提供了经验、技能、人际交往能力等隐性知识向大学生转移的平台。
社会实践还可以促进个体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并通过知识的转化提高了个体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从而使个体全面发展成为一个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个体。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组织成员之间通过经验分享和合作的方式而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和创造;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将想法与方法表达出来,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把新、旧显性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体系并进而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通过一系列的转化和深化,实现了知识创新的全过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观察到的社会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处世技能也会潜移默化地向大学生转移,从而丰富大学生的隐性知识积累。这在他们走出校门、踏入社会之后的创业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
创业教育就是教会学生逐步具备自己开创业绩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必要条件。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的学习有效地统一起来,对于达到高校教育体系培养人的目标,对于帮助学生深入实际、了解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找准自己的创业目标,可以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检验自己所学理论知识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能力与知识不同,不是依靠外来的灌输或者借助工具储存就可以获得。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磨炼和提高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将主观认识系统与行为系统有效地连接起来,可达到知与行的统一,推动认识能力、选择能力的提高;提高社会活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将自己所学知识、创造成果直接应用于社会,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创业的准备度。 www.dxs56.com
大学生通过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尝试与摸索,激发创新意识,开发创造能力,并从创业成功者的实践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逐步具备创业者所需要的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远见卓识[7]。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就经受了相关锻炼,从而逐步完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达到优化素质的目的。它使大学生能够有机会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用所学的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使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强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助于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通过系统的岗位实践锻炼,提高了大学生的技能素质,同时实践活动可以调整大学生心理状态,锻炼大学生善于学习、承受挫折的能力,充分发挥其智力水平,保持稳定的情绪,磨练了意志,增强了自信,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3]。
大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运用学习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代生产实践及其他实践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亲身观察体验接受教育,通过直接参与社会实践来做贡献,并在做贡献的过程中,更深刻地受教育。
五、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个人才能的和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以使自己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整体的人是指在智力上和人格上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平等、完整、和谐和自由四个环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个人而言,是指由自然和社会长期发展而赋予每个人的一切潜能的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的调动[5]。大学生社会实践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青年观,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它遵循了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是青年人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出,人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实践,而青年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实践,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是人类实现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知识只有应用于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其最大的价值。社会实践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价值的必要载体,也是丰富知识的必要环节[8]。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和不断完善的。
- 上一篇:大学生理智型自杀的分阶段干预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探析》相关文章:
-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探析
- ›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十一五家乡的变化
- ›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经历之环境调查篇
- › 医学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低调看直播r_直播吧jrs_极速体育NBA直播
- ›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电脑公司营业员
- ›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化妆品柜台销售工作
- ›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葛洲坝精神之旅
- › 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饰品厂打工)
- ›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招生话务员
- ›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低调看直播r_直播吧jrs_极速体育NBA直播
- › 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之安阳游记
- ›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
- › 大学生社区实践心得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探析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探析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探析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