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大学生无虑网 →公文低调看直播r_直播吧jrs_极速体育NBA直播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农村党员先进性情况调查» 正文
农村党员先进性情况调查
-
[10-15 18:30:42] 来源:http://www.dxs56.com 调查报告 阅读:8920次
、
部分不能 不
能 参
与
、
纵
容
不关自己的事不管 自觉抵制 强 较
强 一
般 没有号召力
群
众
150 人 44 74 31 29 98 17 31 64 50 22 68 55 19 60 63 25 30 72 11
% 29.3 49.3 20.7 19.3 65.3 11.3 20.7 42.7 33.7 14.7 45.3 36.7 12.6 40.9 42 16.7 20 48 7.3
党
员
130 人 81 46 37 85 4 34 82 4 39 76 9 16 14 85 42 47 35
% 62.3 35.4 28.5 65.4 3.1 26.2 63.1 3.1 30 58.5 6.9 12 10.8 65.4 32.3 36.2 26.9
乡
镇
干
部
224 人 91 118 10 63 147 7 48 154 16 43 147 22 17 107 103 99 43 2
% 40.6 52.7 4.5 28.1 65.6 3.1 21.4 68.8 7.1 19.2 65.6 9.8 7.5 47.8 46 44.2 19.2 0.8
注: ①行政村党员、乡镇干部问卷为集中问卷、当场回收样本;
②群众问卷全部为调查组成员进农家、跑田间、爬山头随机问卷回收样本。 www.dxs56.com
(三)实事求是地分析影响党员先进性发挥的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认为,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且不同阶层党员存在问题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既有历史因素的积淀,也有市场经济利益调整的碰撞;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存在主观行为因素。概括起来,主要原因有:
1、经济社会结构和环境的重大变化,特别是由此催生的“四个多样化”影响,是诱发党员先进性问题的客观原因。
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我国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活动方式的重大变革。在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化,不仅对习惯于计划经济的农民的思想观念以空前的冲击,更对农村经济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社会生产力。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讲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党员作为先进分子,必然会去主动适应社会,其思想观念随着发生变化是情理中事。市场经济催化农村群众的“三观”迅速发生变化,特别是“四个多样化”促进党员内部分化,由此诱发的一些消极东西在党员身上逐渐暴露出来。集中表现在三种不同心态上:一是趋利心态。市场经济使人变得更加实在,更加讲求实惠。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需求多样化,使党员从过去只关心国家、集体利益,变为既关心国家集体、同时也关心自身利益。一些党员和党员干部利用市场经济等价性的特点,自觉不自觉地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用来为自己谋取私利,使党内政治生活带上功利化、商品化色彩。二是趋名心态。一些得益于党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而富裕起来的党员,转向追求政治地位、荣誉。如有的党员热心于做村里的“太上皇”等。三是趋安心态。一部分党员信奉“自扫门前雪”,做好好先生,只要不涉及自己利益,什么也不管、不问,组织开会决定重大事项,人云也云,不象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同时,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大流动,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拥向城市务工或经商办厂,在大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村文化的繁荣,促进农村传播文化工具的改进,高科技家电进入寻常百姓家,农村群众足不出户就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国内外的积极信息,也传播进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使一些缺乏政治鉴别力的党员内心产生躁动,政治信仰动摇,丧失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2、党内教育管理失严,监督不力,党组织对党员的亲和力、凝聚力、控制力下降,是产生党员先进性问题的管理层面原因。
由于形势任务和客观环境条件等发生变化,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上存在疏漏之处。一是党组织对党员队伍建设重视不够。表现为对新形势下党员的思想状况分析、研究不够,心中无数,以致出现教育内容不能很好地联系党员的思想实际,科学性、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二是教育的方式方法陈旧,缺乏有效载体。一些党组织存在“会荒”问题,即使组织党员学习也仅仅停留在念一下文件、读一下报纸。不少党员反映,现在的教育方式是“炒陈饭”,听不到新鲜内容。实际上,一些党组织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对党员思想出现的多样性、变异性,怎样去教育党员?一些党组织感到束手无策。三是管理失严,监督不力。对极少数能力强,大错不犯、小错常犯的党员,认为其在某项工作上能为组织分忧,对其教育管理不严,致使这类党员越陷越深,最终走向反面,以至造成恶果。四是对党员关心不够。对党员要求多关心少,部分没有感受到组织温暖的党员出现与党组织离心的倾向。五是保障不力。主要是教育经费投入少。
3、党员自身降低要求,宗旨弱化,行为失范,是导致党员先进性问题的主观原因。
不同利益主体的党员表现出不同的心态,主要是观念陈旧、政治热情衰退、理想信念动摇,宗旨弱化。有的认为共产主义看不见、摸不着,还是多讲点现实,少讲些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实现的共产主义,尤其是生活比较困难的党员,认为讲了那么多年的共产主义,自己还在受穷,把经济搞上去才是最好的主义。有的在原则问题上和大是大非面前丧失了党性原则。有的观念陈旧,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不愿接受甚至排斥新生事物,看不到改革开放给我国人民带来的巨大实惠,看不到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看不到社会发展是个矛盾运动,是在扬弃中发展。有的奉献精神消退,认为“讲了奉献,赔了工钱,瘦了责任田”,将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有的“三观”发生扭曲,思想上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淡化了国家、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经不住“权”、“钱”、“色”的诱惑,腐化堕落,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丧失了共产党的宝贵品格。有的组织纪律观念松弛,不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无故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等等。还有一些党员受西方国家价值观念的影响,盲目崇洋媚外,受其影响,政治上淡化或放弃了对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影响了一以贯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可以预见,“入世”后,西方国家必将把WTO作为开辟“思想战场”,传播西方政治模式和价值观念的新工具,不断地向我输出西方的民主观、价值观,以及各种“文化鸦片”和“精神垃圾”,其手段更加隐蔽、更加高智化。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对党员思想侵蚀和影响不可低估,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浪潮,使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和激荡更加激烈,各种腐败思想文化会乘机而入,甚至封建迷信和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也会沉渣泛起,对党员的思想侵蚀很大。所有这些,使党的思想统一增加新的难度,面临新的挑战,也对我们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篇: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党员先进性情况调查》相关文章:
- 农村党员先进性情况调查
- › 农村党员养猪专业户个人事迹材料
- › 农村党员的事迹材料
- › 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个人典型事迹
- › 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典型人物事迹材料
- › “十五”期间盐城市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工作总结
- › 在农村党员干部培训三班开班典礼上的讲话
- › 在农村党员干部培训会上的领导讲话
- › 在**县农村党员冬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 › 在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领导讲话
- › 农村党员干部个人工作总结
- › 农村党员先进性情况调查
- › 2016年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培训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农村党员先进性情况调查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农村党员先进性情况调查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农村党员先进性情况调查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农村党员先进性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