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大学生无虑网 →公文低调看直播r_直播吧jrs_极速体育NBA直播 → 工作计划 → 学校工作计划→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正文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
[10-15 18:31:54] 来源:http://www.dxs56.com 学校工作计划 阅读:8976次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教育部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 江泽民同志又深刻指出, “当今世界,以信息 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以高新 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现代信息技术在 教育中广泛应用并导致教育系统发生深刻的变化,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当前,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基本国策,这些动向预示未来教 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应当及早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着成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 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取得历史性进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有了提高;教育法规体系基本框架已 初步形成,所有这些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偏低,教育结构和体制、教育观念和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顺应时代要求,振兴我国教育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抓住机遇,深 化改革,锐意进取,把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教育推向21世纪。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在贯彻落实《教育法》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抓住关 键,重在落实。
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
到20XX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 青壮年文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在职人员能够普遍接受各种层次和形式的教育与培训;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学 率达到11%左右;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并使高校高新技术产业为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做贡献;深化改革,建立起 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到20XX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 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 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一、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
1 20XX年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是全国教育 工作的“重中之重”。“两基”已进入攻坚阶段,要确保全国目标的实现。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中西部地区,在“十五”计划期间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 程”,重点放在山区、牧区和边境地区。
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健全督导机构,完善督导制度,保证“两基”的质量和素质 教育的顺利实施。
2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20XX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改革教 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启动新课程的实验。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3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继续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教育,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实施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心理 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
4体育和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体育和美育工作。要使学生有健强体魄。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有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创 新能力。到20XX年,通过颁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条例》、深化教育改革和器材配备等工作,初步建立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较为科学合理的体育、艺术教育体系,保证学校体育 和艺术教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5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要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活泼开朗的性格与求知的欲望。
重视特殊教育,努力为广大残疾少年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培养他们自主自强的精神 和生存发展的能力。
6继续扩大内地学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规模,促进各民族素质的共同提高。基础教育阶段,要继续办好内地为边疆少数民族举办的教学班(校),适当扩大培养规模。内地高等学 校要为培养少数民族的优秀专门人才做出更多贡献。要重视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教学和师资培养培训工作。
7建立和完善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法规体系,全面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师范院校要继续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 育的重要内容。加强汉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宏观管理,依法努力提高全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到20XX年在全国实现文字应用基本规范化,使我国语言文字的 应用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需要。 www.dxs56.com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相关文章:
-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 ›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 › 对面向21世纪高职教师的认识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