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客户关系管理认识盲区
-
[02-10 23:07:51] 来源:http://www.dxs56.com 建立关系 阅读:8810次
实现客户关系管理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事情,更多的是来自于管理和业务上的问题。国内银行的现状好比是奔驰、宝马车与乡村土路。
长期以来,无论是CRM厂商,还是银行用户,大家对客户关系管理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的探讨,着墨点更多的是强调客户关系管理在实施上的技术问题,很少有人把注意力放到其背后的非技术因素上,真正从业务层面去剖析实现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症结所在。事实上,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关系管理的建立不是光喊口号,也不是简单地买一个软件就能解决的,而是取决于这家银行的管理效益、服务理念等基础设施是否完全具备。作为IT出身,现如今主管业务的高层领导,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李子卿日前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就我国银行的客户关系管理建设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诠释。
“以客户为中心”尚未真正建立
记者: 有一些企业跟我说,现在不应该再谈客户关系管理,应该谈管理客户关系,这里面究竟是文字上的变化,还是理念上发生了变化。因此,从银行的业务角度,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认识客户,包括客户的管理,以及大家现在普遍谈到的客户关系管理,就是说银行是为客户服务的,通过客户的服务,区分出哪些是优质客户,哪些是劣质客户,把贡献度最高的客户服务好,然后获得业务的提升。
李子卿: 谈到这个问题,首先要回顾一下我们的银行是从哪里发展过来的。大家知道,20世纪80年代我们的银行是一个信贷中心、结算中心、出纳中心,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工具,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服务于社会的中介机构。对居民来说,那个时候的银行只是一个“存钱”的地方,也就是说,是代为保管现金的地方,没有任何服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90年代直到现在,银行的体制逐渐转化了,银行开始有了借记卡、信用卡,后来又有了个人贷款、转账服务等,去年起才有了理财服务。应该说,我们的银行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是从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脱胎出来,慢慢地走向一种现代化的银行。
在这个过程中,银行服务于客户有几个阶段: 90年代以前是微笑服务,90年代开始提出银行要提供多产品的服务,2000年以后才有了基于产品化的服务。所以,到目前这个阶段,我们的银行主要还是对客户提供以产品为中心的服务,还没有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化金融服务模式,国内的银行目前都还没有进入这个阶段。现代西方银行提倡以客户为中心,就是主动走出去服务,利用网络服务客户,他们很多理念已经不是传统银行,而是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国内银行对此普遍没有认识。所以,我们现在谈客户关系管理,实际上与真正意义上的客户关系管理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原因在于,从业务上看,整个银行的定位并没有以客户为中心。
西方银行所谓的以客户为中心,就是对客户按高、中、低端进行分层服务,根据不同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在我们中国就没有这种服务。前一段时间看到花旗银行的一个材料,他们给VIP客户提供的服务就非常清楚,比如支票兑现这个服务对VIP客户是免收手续费的,而对一般客户是收费的,国内银行还做不到这样按照客户的综合效益贡献度给产品定价,目前的管理还很粗放。国内银行面临着现代化银行的激烈竞争、提高银行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问题,维护好客户关系摆到了银行议事议程,所以银行开始谈论客户关系管理,就是因为银行已经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不再是十几年前的那种经营模式了,银行单纯地做存款、贷款,单纯地卖产品,已经很难留住客户,也很难跟客户做更大的业务。
在这种服务的深度和宽度受到限制,服务趋于同质化、大众化,缺乏个性化的情况下,从业务角度来讲,你要想真正地进一步拓展业务,高出别人一筹,这个时候你就要开始关注客户关系,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这种全新的服务体系。因为银行间的产品没有什么专利权,很容易被克隆和复制,但是惟一无法复制的是你的服务、企业文化,你银行的整体运作、整体产品创新体系等这些东西。实际上,客户关系管理其核心内容是规模经济条件下的个性化服务,是针对一类群体的个性化服务。
www.dxs56.com五个标志衡量是与否
记者: 银行过去最早是以账户为中心,您刚才说到以产品为中心,这个已经是第二阶段,现在我们要往第三个阶段走,真正走到国外银行的以客户为中心。这是不是说,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银行能够迈入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实际上它不是简单的业务流程的改变,也不是物理上的改变,而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那么这个标志是什么呢?
李子卿: 我个人认为,其实是三个阶段。我们的银行现在普遍是以产品为中心,靠出新的产品拉动业务增长,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还不具备。事实上,真正到达以客户为中心的第三阶段的标志,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银行的经营理念要改变,就是说银行必须是一个金融服务的提供者,这种金融服务不仅仅依靠你有多少网点,它是一个金融理念的转变,理念的转变就是你的服务。因为客户,特别是对私客户,他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既然是这样,银行必须在自己的职责和经营范围之内提供一套比较完善的服务,这是经营理念的服务。所谓的服务理念,是指服务的宽度和深度完全不一样了,比如说某客户在北京买了房子,可是他长期派驻上海工作,这种情况下,该客户的北京房子所有的电话费、水电费、物业费等费用,可以委托银行代交,那么银行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上述服务,这样既方便了客户又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这种所谓的个性化服务,就是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因为服务的深度和宽度都有了。这是最通常的例子,太复杂的例子不用说了,所以,这是经营理念,银行要转变。
其次是银行的组织框架要适应。我们的银行目前还是部门银行,各部门的服务是独立的,像对公部门只做对公业务,对私部门只做对私业务,国际部只做国际业务,还没有形成那种一篮子的服务。因为客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他要求银行的服务必须是个体系,而不是分散地找不同的部门。所以,以客户为中心还要求你银行的组织框架、服务体系要改变,如果不这样的话,你就很难实现这个愿景。
- 上一篇:电话营销人员给我的启发!
《走出客户关系管理认识盲区》相关文章:
- 走出客户关系管理认识盲区
- › 走出客户关系管理认识盲区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走出客户关系管理认识盲区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走出客户关系管理认识盲区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走出客户关系管理认识盲区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走出客户关系管理认识盲区
最新更新
- · 电话营销正面情绪提升客户忠诚度
- · 如何获取有效客户
- · 30秒内给接线员带来一个惊喜
- · 如何不让接线员说“不……”
- · 让接线人与你互动的技巧
- · 电话销售时如何找到拿主意的人
- · 电话推销第一印象很重要
- · 有原则的让步
- · 电话营销人员环境的准备
- · 巧用电话码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