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
-
[07-22 01:01:31] 来源:http://www.dxs56.com 中等教育论文 阅读:8218次
摘要:十届人大全国四次会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初中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证。而当前农村初中教学质量偏低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本文在分析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偏低原因的基拙上,提出可以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建立高效的教师队伍;改革“城市”取向的教材;实行分层教学;办好家长学校等措施提高农村初中教育质量,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亿万农民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党和国家在着手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不得不审视农村的教育,关注农村的教育数量和质量,不仅要让农村孩子有学上,更要学有所获。而现在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且这种事实导致的后果日益显现出来。笔者认为导致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偏低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贫乏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贫富差距拉大,造成城乡教育的严重差别。其直接反映就是农村教育投人不足,教育资源贫乏。黑龙江省目前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人,中央财政拨款占2%,省级财政占11%,县级财政占9%,三级财政加起占22%。农村初中在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上与城市初中差别较大,无法达到国家开设课程所必备标准,现在大部分农村初中只有一幢教学楼, www.dxs56.com www.dxs56.com基本上没有语音室和电教室。许多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卫生设施陈旧,数量少,不能及时补充更新。教师上课仍是一本书、一支粉笔,教学仅仅围绕教科书进行,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二、农村初中师资薄弱,青年骨干教师流失严重
现任农村初中教师很多是民办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较难胜任新时代的教学工作。随着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虽然有大量的受过正规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充实到农村初中的教师队伍中来,但总的来说还是比例过低,难以应付教学的需要。同时,由于农村初中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低,农村教师工资收人与同年龄同学历同职称的城市教师相比,平均少三分之一左右;与城市重点学校教师相比是其工资的五分之一左右。许多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或是通过关系调到城市初中,或是去沿海发达地区任教。有些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每年从农村选调一批初中骨干教师到高中任教,极大地削弱了农村初中的师资力量。广东省尚有5万农村代课教师。可近两年来,学校有近30名教师先后调走,而且都是骨干教师。青年骨干教师的流失,不仅带走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经验,影响了当地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造成其他教师人心思走,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城市取向”的新课改不适应农村初中
现行新课程改革主要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全国统一大纲、统一教材和统一标准,无视城市和农村儿童少年、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儿童少年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这无疑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生是不适应的。现行教材以城市学生的发展特点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切实际和偏难,致使部分农村初中学生难以胜任,成为学业的失败者,最终失去学习兴趣而被迫辍学。 www.dxs56.com
四、农村初中现行评价机制滞后
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学区群众评价一所学校好坏仍以升学率的高低为主要标准。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以中考作为教学指挥棒,在资源不足、教师不配套的情况下,只好放弃大多数,而集中“优势兵力”培养“尖子生”,而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长期“坐冷板凳”而慢慢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最终导致学业成绩下降。
五、农民观念落后,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盛行
教师待遇低,工资经常拖欠,“知识”在农民心中大大贬值。新的“读书无用论”慢慢在农村抬头,农民送子女上学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即考大学,找一份好工作。而目前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自费上学,学费增长速度快,相对居民收人标准太高。据统计,1999-200()年,我国高校学费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人的125.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7.3%.200()年,我国高校学费占人均GDP的比例已超过一半,如此高昂的学费农民不堪重负。而且,当今毕业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0%,有近30万的毕业生未www.dxs56.com能就业;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70%左右,将有64万人落实不了工作岗位;20xx年将达到75万人。许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而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缺少有关社会关系,更不容易找到工作。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农民送子女人学的积极性。与其到时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还不如不上学早点去打工挣钱。这是一般农民的普通心理。 www.dxs56.com
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
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必要条件。学校教育是全体,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和扩展;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基础。而现今许多农村初中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失衡。现在农村许多成年夫妇双双外出打工。他们将儿童交给老人或亲戚照顾,甚至将儿童独自留在家中。我们把这部分儿童称“留守儿童”。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留守儿童大约有20xx)万。这些留守儿童由于平时缺乏父母的管教,再加上老人们的溺爱,学习上一旦遇到困难就放弃。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缺乏父母的督促,而老人的管教毫无力度和效果,使得这部分学生经常缺课、逃课,还影响了其他学生,造成学校学风不正,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质量下降。
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偏低的现状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是构成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农村初中大量不合格辍学学生流向社会,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就难以形成,“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消除文盲”的小康社会目标就难以实现。但是,农村初中教学质量是可以改善提高的,可以从以下几个面来努力。
《浅谈当前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相关文章:
- 浅谈当前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
- › 浅谈当前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
- › 浅谈当前电力营销的对策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浅谈当前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浅谈当前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浅谈当前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浅谈当前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