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
[07-22 01:03:51] 来源:http://www.dxs56.com 职业教育论文 阅读:8145次
略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摘 要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具有适应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新型劳动者,而这些新型劳动者培养的关键在于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把农民培训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大实施力度,从建立有效的培训管理体系入手,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农村从业人员的实用职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技能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实现建设新农村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新农村 职业技术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改变目前制约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根据要求,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其中,“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落实,“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基础,“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环境氛围,“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这五个方面反映了小康社会的新农村必须具备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要素,它们相互贯通、相辅相成。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五方面目标具体实施,在某种意义上都期待着职业技术教育在其中大有作为。
由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及当前的经验可知,要实现农村现代化,必须把农民培训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大实施力度,从建立有效的培训管理体系入手,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农村从业人员的实用职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技能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实现建设新农村的战略目标。
1 建设新农村需要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1.1 新农村的“生产发展”需要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在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体系中,“生产发展”是直接的、需要优先实现的关键目标,它是决定新农村建设目标得以实现的第一要务。要实现“生产发展”,就需要有一大批能为新农村建设发挥推动作用的人才队伍。然而当前我国面临的严峻现实恰恰是农村建设人才的奇缺。针对农村生产实际和劳动力素质现状,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农业的根本在科技、在教育”。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不高。 www.dxs56.com
“盼致富、无思路;想致富、无技术;求致富、无门路”是普遍状况,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己经成为严重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程的瓶颈。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摆上议程。
1.2 新农村的“生活宽裕”需要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这就必须以“农民增收”为根本,而农民增收关键是生产和就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4.8亿,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70%,在这些农村劳动力中,有1.5亿左右为富余劳动力,而且以后每年还会新增1 000万人。
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是人力资源的低效或无效配置,是劳动力的浪费,事实上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负担。而且这些富余劳动力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素质较低,其中大部分从未受过正规职业教育,有一些连基本的文化知识都欠缺,甚至还有大量文盲或半文盲存在。
因此,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工培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能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农民致富。
加强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增强他们的致富本领,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有效途径。
1.3 新农村的“乡村建设”需要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目前,我国农村建设专业技术人才奇缺,据农业部门统计,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的0.71%,而其他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占劳动力的比例为17.26%,比农业部门高出23倍。现在我国每4.67km2土地只有1名农业技术人员,每7 000头牲畜只有1名兽医人员,每万亩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
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为1/10 000,而发达国家是30~40/10 000。由于劳动力的文化科学水平低,我国现有适合农村应用的70%左右的科技成果在农村推广不了。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只有30%,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率一般都在60%~80%。乡村“精英”太少了,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指望,“乡村凋敝”衬托“城市辉煌”的现象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2 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 建立有效的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体系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 www.dxs56.com
目前,我国农民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40%多没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4.8亿农村劳动力中,受过技能培训的仅占1%,这种情形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国家进程,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当务之急。
当前,我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相当薄弱,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形式主义严重,培训责任不明确;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无法保障经费紧缺;农民职业培训较为盲目,无长远规则;无教育培训基地,资源浪费严重;培训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农民积极性不高。为此必须建立有效地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体系,确保农民职业培训的顺利实施。
(1)建立市、县、乡三级组织体系,确保农村教育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政府作用非常重要。实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必须确立市、县、乡三级政府管理体系,确保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顺利实施。在农村教育中,还应加强政府的组织和领导作用,正确引导,长远规划,积极实施,巩固成果。
(2)多渠道筹措农民教育经费,为农民职业培训提供资金保证。农民教育和培训主要靠政府投入,但随着社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教育和培训也应逐步扩展资金筹措渠道,使培训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筹措农民教育经费,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投入。各级财政要根据农民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农民教育工作。
《略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相关文章:
- 略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 › 略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略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略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略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略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