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学术倾向与问题意识
-
[07-22 00:43:17] 来源:http://www.dxs56.com 法律论文 阅读:8791次
2.处理好价值、规范和现实之间的衔接,进而认识到理论、规范和事实之间的差异。 毕业论文 www.dxs56.com
方法论上的综合性具体表现为不同价值、规范与事实之间冲突与矛盾的合理解决。在宪法学研究上,不论采取何种形式的方法论,都不能回避价值与事实之间的紧张关系。即使采取严格意义上的规范与文本的研究方法,学者仍然不能回避价值问题,因为规范与文本背后存在着复杂的价值链条,实际上影响着宪法解释过程与具体活动。有学者在分析宪法学思考中的事实与价值问题时认为,“法学是价值导向的思考,宪法学亦不例外。如果仅仅沉迷于对宪法条文的分析与解释而切断规范背后的价值关联,则可能陷入那种极端的实证主义泥潭。因此,我们必须坦然承认宪法学研究的价值导向。[65]既承认规范中存在的价值,同时也要坚持方法论上的人文主义情怀,既要围绕规范展开宪法学研究,同时也要明确地表达价值原则。 毕业论文
3. 立足于逻辑与事实的有机结合,处理好归纳与演绎的关系。
毕业论文
在思维或写作时,离不开归纳和演绎方法的运用。众所周知,归纳方法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前提,在全面研究各种事实的基础上,归纳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规律性的结论。而演绎方法以概念为前提,通过概念原理等的推理,作出符合逻辑思维习惯的结论。在运用归纳与演绎的方法时,尤其要注意作为其前提的逻辑与事实的差异,并将两种要素结合,保证作为归纳的前提之事实的客观性真实性,由此归纳出符合逻辑规律的一般概念,并运用演绎方法进行分析。而进行演绎分析时,也要善于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事实结合,以应证理论的真实性。
毕业论文
4. 积极发挥宪法解释方法的功能 毕业论文
在未来的中国宪法学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宪法解释和文本 分析的方法。1982年宪法赋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从宪政发展的经验看,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必须经过宪法修改才能弥合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缝隙,宪法解释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宪法解释与修改宪法相比,更为灵活,更有利于节约立法成本,更有利于维护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宪法解释则既包含着发展宪法、适应社会发展的功能,也包含着实施宪法、使宪法发挥调控社会的功能。宪法的最高法性质要求建立起包含宪法解释制度在内的宪法实施制度,而不是仅仅让宪法屈从于社会现实的变化。20xx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66]为了维护宪法的稳定性,充分实施宪法,需要充分发挥解释宪法的功效。当然,在某些制度是无法通过解释宪法获得正当性的时候,也需要修改宪法。但即便是修改了宪法,也还是需要宪法解释制度,使修改之后的宪法真正运作起来,而不是形同具文。因此,在未来中国宪法学方法论体系中宪法解释将成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完善宪法发展途径的重要因素。 www.dxs56.com
毕业论文
5.进一步重视定量分析方法,增强宪法学学术命题的实证基础。
毕业论文
从20xx年与20xx年发表的宪法学学术论文看,实证性、经验性的学术论文是不多的,定量分析方法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适应宪法实践的发展,我们需要从单纯的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建立宪法学知识专业化的模型,提高宪法学学术命题的说服力,强化实践功能。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已不能适应宪法实践发展的要求,所得出的研究成果缺乏理论的实证性与精确性,使许多理论命题经常处于不确定状态之中。把定量分析与实证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研究方法的缺陷,有助于提高宪法经验的精确性,为宪法学研究取得的成果获得社会检验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宪法学研究中涉及的很多命题不仅需要推理与描述,同时需要以定量分析的方法论证其合理性。 毕业论文
6.强调研究方法的开放性,以综合的思维解决现实的宪法问题。
毕业论文
宪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着诸多的相似,宪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宪法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为宪法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素材和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宪法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研究领域的交叉与重合,也促成了宪法经济学、宪法社会学、宪法史学、宪法哲学等新的边缘性学科的发展。因此,宪法学方法论要保持开放性,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而在研究方法上,解释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亦可运用到宪法学研究之中,这种宪法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与综合化,也有利于以宪法价值为基础的知识共同体的建立。 毕业论文
Academic Trends and Sense of Problem of Research of Constitution in China 毕业论文
[Abstract] The awareness and rational use of methodology is the basis and sig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constitu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e, constitutional scholars are trying to establish specialized, comprehensive and plural methodology with more open views.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itutional research methods and problems, and anticipates the trends of research method of constitution based on an academic review. 毕业论文 www.dxs56.com
-------------------------------------------------------------------------------- 毕业论文
[①] 主要统计了20xx年发表的学术论文,除个别学术问题的论述外,没有包括一年来出版的学术着作。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冯家亮同学协助作者收集了有关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毕业论文
[②] 其中,法学类专业期刊199篇,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93篇,综合性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学报34篇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宪法学与行政法学》42篇。 毕业论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学术倾向与问题意识》相关文章:
- 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学术倾向与问题意识
- › 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学术倾向与问题意识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学术倾向与问题意识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学术倾向与问题意识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学术倾向与问题意识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学术倾向与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