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大学生无虑网 →公文低调看直播r_直播吧jrs_极速体育NBA直播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 正文
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
-
[10-15 19:10:15] 来源:http://www.dxs56.com 考察报告 阅读:8528次
浙江虽然民资丰裕,但调查显示(见表 11),被调查企业认为融资很困难和困难的共占38.84%,不很困难的占47.79%,不困难的为13.37%, 这表明浙江民营企业的融资依然很难。调查发现,目前在融资渠道中,间接融资仍是浙江上规模民企的主渠道。而从表10可以看出,银行借贷不畅是导致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在银行贷款难问题上,本次调查中有70.54%的企业提到了所有制歧视。浙江的银行与民营企业间还没有建立起良好机制。而自20XX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为使经济平稳运行,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部分行业过热、投资需求过旺、信贷投放过快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控制投资规模、压缩贷款,这将使浙江民企的融资难问题愈演愈烈。
表11 民营企业融资难度构成
很困难 困难 不很困难 不困难 合计
比率 3.66 35.18 47.79 13.37 100.00
从表12中可以看到,被调查的上规模民营企业中只有2.09%(国内已上市1.39%+国内控股上市0.70%)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2.21%在海外上市,而95.70%的民营企业未能通过企业上市来直接融资。调查还表明,大部分企业迫切希望能扩建、改造自身,继续做大做强,但目前银行贷款不畅、证券市场融资困难的现状,使得民营企业的这种愿望很难实现。
表12 被调查民营企业上市状况构成
国内已上市 国内控股上市 海外上市 海外控股 未上市 合计
比率 1.39 0.70 2.09 0.12 95.70 100.00
根据调查,我们认为融资难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分析:
①从企业自身角度分析:被调查的民营企业很多是从小规模的乡镇企业开始发展的,虽然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但其经营理念并未随之有很大的转变,为了避税或其他一些原因,很多民营企业不愿如实上报自己企业的资料,造成银企间信息不对称。有些经营管理者不熟悉国家的金融信贷政策,不注重创造企业自身符合信贷需要的条件,如未办理齐全的房产证、土地证等,使得银行难以为其提供抵押等形式的贷款。再者,很多民企财务制度不健全,负债、抗风险能力低,客观上增加了融资风险。
②从金融体系角度分析:近年来,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奉行“抓大放小”、“扶优限劣”,国有商业银行为了配合国家政策的实施,也对自身机制进行改革,开始执行相对严格的信贷政策,如企业贷款时必须要有有效资产抵押或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担保,而目前浙江有些民营企业的厂房设备较为简陋,抵押置押的估价不高,土地没有产权又不能抵押,争取其他单位的担保也较困难。加之目前银行贷款手续繁琐,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企业间接融资的积极性。而最主要的则是整个社会有效信用体系缺失,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银企之间沟通不畅,信用中介机构发展滞后,也是目前社会信用发展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
③从政府角度分析: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不仅法律法规种类不齐全,而且明显落后于实际的经济运行。《商业银行法》规定的“三性”原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因成本高、安全性差,故不愿把资金贷给民营企业;《证券法》虽已经出台了好几年,但并没在实际中帮助民营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公司法》又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要上市则需一定的年限。即使民营企业上市了,也不存在受政府行政保护,一旦面临ST、 PT或摘牌,很难指望政府会通过“资产重组”的注资方式来拯救自己,融资成本完全要由民营企业自己来消化,这显然比国有企业上市融资要困难得多。另外,我国政府相对于美国、德国、加拿大以及日本等国,在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保险担保机构的建立等非常滞后,而民营企业得不到这些中小机构的扶持。
三、对浙江上规模民营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民营经济在浙江省富民强省建设中功不可没。为使民营企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实现新飞跃,各级政府都应审时度势,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切实解决企业的生产用地、用电等重大问题;完善金融支持、中介服务和人才保障体系,进一步优化环境,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民营企业也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提高素质、加快发展。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几点建议:
1.针对土地和电力问题的对策
①用电方面:a.政府要进一步认清能源供应形势,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电力等能源的制约是长期性的,因此,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政府要充分发挥产业引导作用,对高投入、高能耗企业,采取强有力措施,促使其实施技术改造或产业转型,同时大力扶持技术密集型企业。b.对于企业自身,首先,要增强节约能源的意识。只有在思想上重视,才能在生产中减少能源不必要的浪费。其次,要进一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据调查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0%,比发达国家低近10个百分点,其中主要用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25%~90%。因此,提高能源利用率已迫在眉睫。再次,企业应积极尝试多样化利用能源,降低对单一能源的依存度,这样也会降低能源短缺给企业带来的风险。c.必须坚决打破电力行业的国家垄断,积极推行电力产业民营化。我国电力行业至今未进行深入的产权改革,独家垄断,独家经营,由垄断而导致低效率,引起电荒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人民的正常生活以及政府的形象,这种状况与中央所要求的社会和谐发展相悖。针对电力短缺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尽早出台一系列措施,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变发电、输电和配电等环节的部门垄断格局,政府须制定详细接入条款,保障公平开放,对输电和配电企业进行直接监管;发电和供电(销售)等环节可以充分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供电效率和服务水平。
② 土地方面:a.要提高原有土地的利用率。浙江在这方面可以参照江苏的苏州市,实行“无地招商”政策,即鼓励已经投产的企业,在不占用新土地的前提下,充分挖掘自身土地资源的潜力,在扩大生产规模时尽可能向空中发展。主要措施有:严格限制建造单层厂房,提高厂房容积率,鼓励和支持建造多层、高层厂房等。b. 提高新分配土地的利用率。浙江的粗放型产业结构是导致土地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应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选择。浙江应该有意识地从“制造业高地”向“高科技产业基地”转型,在新分配土地的利用上,用高科技、高税收、高就业、高效益、高投入、少耗能、少占地的产业替代传统的高能耗、土地资源高占用率的重化工、冶金、装备制造等产业。c.完善城乡土地制度。为强化对政府在处置存量土地时的约束,需要对城乡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创新,主要是要着眼于规范政府在获取增量土地时的行为。具体而言,在城市,要深化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划拨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的步伐;规范增量土地使用权市场,提高增量土地市场化的程度;尝试以土地收益作为担保发行证券,在不丧失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推行土地证券化,促进土地使用权流动。在农村,则要约束征用权,强化规划权;明确公益事业范围的界定,进一步完善征地程序;保证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的衔接性以及规划实施的强制性等。
《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相关文章:
- 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
- › 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