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大学生无虑网 →公文低调看直播r_直播吧jrs_极速体育NBA直播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 正文
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
-
[10-15 19:10:15] 来源:http://www.dxs56.com 考察报告 阅读:8528次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不少企业家在管理上还是存在不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决策能力不强。民营企业家决策能力不强,一方面跟他们自身原有的知识水平有关。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被调查的民营企业家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管理学理论学习;另一方面也跟民营企业家习惯于“跟着市场走”,凭经验决策有关,这种经验式的决策方式在市场竞争的初期的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这种决策方式日益显示出不足。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管理又充满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此时仅凭经验决策容易导致决策失误,这就要求企业家必须具备敏锐的市场触觉,及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快速作出应变决策,提高迅速决策的能力。
第二,创新能力不强。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具有创新精神并实现资源新组合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基本素质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先见之明,能够将各种要素组织起来创造新的组合,并能够将新的组合应用到实践中去。美国《财富》杂志在分析全球最具竞争力企业的成功经验时也认为,“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创新,第三还是创新”,可见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动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调查显示,浙江的民营企业家不少都已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但从其具体的创新方式来看,还流于表面。其一,“口号式”创新。有的企业家把“开拓、创新”作为企业的宗旨,但经营管理还是老一套。其二,“跟风式”创新。有的企业家随意跟风,被动地跟着市场跑,缺乏超前意识。其三,“闭门造车式”创新。有的民营企业家对市场调查不透彻,靠拍脑袋作决策,创新随意性大,达不到创新活动的真正目的。
第三,组织能力不强。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企业家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组织内部的授权。在现代企业中,企业家不能包揽一切,不可能事事皆通。因此,企业家应该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的领导作用,进行合理的授权、放权,依靠员工的智慧和力量,集众人之力成就事业。但是我们调查发现,浙江大部分上规模的民营企业家还没能做到这一点,他们习惯于亲历亲为,不放心放手让属下及员工去做,这除了跟员工能力和企业家意识有关外,主要原因还在于企业家不知道该怎样合理授权,总觉得一放就乱。这种不尽合理的管理方式,造成了人心的不齐,也导致了一大批管理人才的流失。
②员工。我们在做企业员工的调查时发现(见表8、表9),大多数民营企业开业时的工人数、管理人员数、技术人员数的比率与20XX年底的比率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工人数量大致为管理人员数量的7倍左右,是技术人员的8倍多。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这种比例很不合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明显缺乏。另据学历调查显示,大学以上的人只占到23.97%, 这说明民营企业的员工特别是生产人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
表8 工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平均数及构成
一般工人 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 合计
开业时平均人数 73.11 11.58 7.95 92.64
开业时比率 78.92 12.50 8.58 100.00
20XX年底平均人数 484.69 68.66 59.70 613.05
20XX 年底比率 79.06 11.20 9.74 100.00
表9 学历人才构成 单位:
博士生 研究生 大学生 大专生 中专生 合计
每家企业平均拥有 0.29 1.27 25.96 44.85 87.29 159.66
民营企业整体人员特别是生产人员的文化素质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和浙江省民营企业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关。一般来说,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的企业其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工人只要熟识机器的操作和流程就可以从事生产,对工人的文化水平没有较高的要求。且由于寻求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企业往往会排斥要求起薪较高的人才,这使得企业在同国外同行企业的竞争中享有成本优势,但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是难以持久的。
很多民营企业内部制度不完善,因而也留不住人才,导致管理技术人员比重偏低。内部制度不完善表现在:一是缺乏合理的用人制度。很多民营企业存在专业人员学非所用的现象,限制了不少专业人员才能的发挥。二是缺乏有效的人才管理体制。不能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而海信集团之所以能“功以才成,业以才广”,主要是海信集团有“尊敬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人才,造就人才”的良好人才管理机制。三是缺乏管理和科技兴企的意识。调查发现,有些民营企业家对管理、科技兴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企业是从事生产的,要那么多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干嘛!”或只使用,不培养;或重视引进,忽视挖掘;或重视学历,忽视实际能力。 www.dxs56.com
3.融资问题
融资难是制约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老问题。据目前银行信贷资产统计显示,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不到30%;证券市场上,民营公司也仅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6%,本次被调查的企业已上市的也只有1.39%。
调查表明,目前民营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所需资金最主要的来源还是自有资金,占48.14%(见表10);有90.78%的企业开业时资金主要来源是自有资金。但自有资金总是有限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资金短缺的矛盾就会突显出来,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从纵向比较来看,企业最主要的三块资金用途(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流动资金)均是由自有资金来支撑的,其次才是银行贷款。国家虽给了民营企业一些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但尚未落到实处,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表 10 民营企业日常经营所需资金来源
银行贷款 民间借贷 自有资金 亲朋借款 其它 合计
基本建设(%) 38.62 7.2 47.96 5.12 1.10 100.00
技术改造(%) 38.25 5.1 51.28 2.95 2.42 100.00
流动资金(%) 41.20 7.09 45.17 5.36 1.18 100.00
平均构成(%) 39.36 6.46 48.14 4.47 1.57 100.00
《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相关文章:
- 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
- › 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浙江省民营企业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