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大学生无虑网 →公文低调看直播r_直播吧jrs_极速体育NBA直播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灾后重建: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艰难跨越» 正文
灾后重建: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艰难跨越
-
[10-15 19:10:15] 来源:http://www.dxs56.com 考察报告 阅读:8887次
重庆渝丰矿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新建矿山机械配件制造生产线项目、广东华飞照明器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新建节能器材生产线项目、成都蜀龙泵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新建简易水泵生产线项目、广州华昌电子有限公司投资3500万元新建电子塑胶制品生产线项目已与大英达成了投资意向;风力发电配件制造项目、汽车曲轴、连杆、平衡轴生产项目、水溶性聚合物化学剂生产项目、瓶装白酒生产项目、蓄电池生产线项目等投资上亿元的项目相继正式签约。
在此基础上,县委、县政府进一步作出了加快企业灾后生产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根据大英实际,瞄准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东部沿海省市及重庆、成都等重点区域。主攻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电子家电等产业;由县领导挂帅出征,全县建立多个承接产业转移专业招商小分队,确保每天至少有1名县领导带领小分队在外开展招商活动,从6月份开始,对县领导的招商活动和成效要定期通报。同时强化招商责任,对一年内没有引进一个项目或连续两年未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工作人员予以辞退,是领导干部的免去其现任职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招商,聘请专兼职招商信息员,广辟信息网络,巩固信息平台,对成功引进项目的给予奖励。强化奖惩激励机制,单位凡提供1条项目有效信息,经县招商引资领导小组认可的加目标分0.5分,若成功签约的,当月再加目标分1分。对没有完成年度有效信息任务的,每少一条扣减目标分1分。对引进大项目实行奖励制度。对成功引进电子、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高档纺织及其他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工业项目的单位或个人,经县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审验,其投资规模1000万元—3000万元,奖2万元;投资规模3000万元—5000万元,奖3万元;投资规模5000万元—1亿元,奖5万元;投资规模1亿元及以上,奖10万元,对个别特大项目实行单独重奖。成功一个考核一个,考核一个兑现一个。县委常委、副县长和人大、政协主要领导每人缴纳招商引资风险金4000元,完成当年度目标任务的退还招商引资风险金并奖励4000元,未完成任务的,将4000元风险金转为全县的招商引资工作经费。
近期,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蒋志明等县领导再次带队外出招商,辗转北京、杭州、深圳等地,据悉,又有新收获。
旅游振兴 激活沉淀资源成资本
“5·12”汶川大地震使四川旅游产业遭受巨大损失,幸运的是大英县旅游产业仅受波及未伤元气,但由于受总体市场走势影响,与同期比较,旅游收入和效益仍然差强人意。大英县各级并没有因此而动摇抓旅游发展的决心。6月12日下午召开的大英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动员大会再次吹响了加快旅游发展的号角,提出要抢抓目前四川旅游线路调整、重组的机遇,让大英旅游更加紧密地融于川中、川东北、川东南的精品线路之中,力争实现旅游大发展、大突破,确保20**年成功创建成为中国旅游强县。
县内以中国死海为龙头的旅游各景区景点也根据自身特点逆市求突破,主动到成都、重庆、贵州、陕西等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拓展旅游市场,同时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有针对性地推出“关爱在大英就读的灾区儿童”等系列主题活动,帮助游客通过旅游放松身心、消除灾害带来的阴影,重新找回信心和快乐。
除了成熟景区,卓筒井国际观光旅游区、赵氏水艺园郪江漂流项目、东方农业生态观光园等在建旅游项目有序推进;精心包装的蓬莱仙山等旅游项目招商对接工作也取得一定进展。
从中国死海横空出世书写了大英旅游从无到有的“神话”,大英旅游在争议和关注中一路前行,不断取得骄人业绩,但旅游产品单一、旅客停留时间短暂等仍然是阻碍大英旅游做大做强的瓶颈。建设“最佳旅游目的地”是大英政府和旅游企业共同的选择,守着丰富的资源,大英旅游应该大有可为,单就“盐”一项,除了目前已开发中国死海和正在开发卓筒井国际观光旅游区,是否还可以考虑景区与制盐企业联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开发“工厂游”项目,让游客对传统和现代制盐工艺都有所了解,在游玩的同时还能达到增长见识的目的。 www.dxs56.com
此外,县内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徐氏泥彩塑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含金量”颇高的旅游资源,经过合理开发利用,也能为大英旅游增色不少。
曾经,以中国死海为龙头的大英旅游被视为撬动遂宁旅游发展的杠杆,在地震之后旅游市场重新洗牌的局势中,有所准备的大英旅游应该能够继续扮演“黑马”的角色,创造无法复制的辉煌。
冰冻灾害、特大地震、堰塞湖威胁……20**年,在已经过去的那些日子里,我们经历了很多不可预测的意外,我们也经受住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考验。我们看到,党员干部在危急时刻、生死关头表现出的坚强、坚定、坚毅;我们看到,有党和政府的领导,人民群众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从容、镇定、勇气。目前,当抗震救灾已全面转入恢复重建的新阶段,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用在抓工业、农业、项目、招商引资、旅游等重点工作上,把在抗震救灾中体现出来的不怕困难、众志成城的精神运用到抓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上,大灾之年大干苦干,千方百计夺回灾害造成的损失,圆满完成市下达各项目标和“保先创优”任务。
- 上一篇: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报告
《灾后重建: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艰难跨越》相关文章:
- 灾后重建: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艰难跨越
- › 四川灾后重建的挑战与机遇
- › 灾后重建-西部车市的挑战与机遇
- › 灾后重建: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艰难跨越
- › 灾后重建机遇大于挑战
- › 省委书记刘奇葆在灾后重建会上的讲话
- › 2016年刘奇葆在灾后重建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材料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灾后重建: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艰难跨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灾后重建: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艰难跨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灾后重建: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艰难跨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灾后重建: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艰难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