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级”业务员的不老传奇
-
[10-15 17:01:36] 来源:http://www.dxs56.com 销售管理 阅读:8753次
有这样一批业务员,他们伴随着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的私营企业共同成长,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挚爱的销售事业。
如今,他们的年龄已过不惑之年,几乎见证了中国营销的整个发展史。剔除自立门户做了老板的少数派,再撇开升职成为销售管理层的小部分,剩下的便是仍然活跃在企业的销售部门,继续书写着不老传奇的“骨灰级”老业务。
按时间推算,这批人应该属于六十年代生人。如果从事销售管理工作,当属事业的黄金期。倘若仍是名基层业务,他们既没有七0后营销人的锐气,又不及八0后营销人的朝气,在靠吃青春饭立命的销售行业,怎么看好象都与基层业务员的身份靠不上谱。
然而,正是这些不显山不露水的老业务,还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做着不平凡的业绩,为企业的昨天和今天永不止步的努力工作着。
笔者认识的一名河南地方锅炉厂的老业务,一个人竟然托起全厂二分之一的销售,每年的销售提成高达一百万元左右;而另一名东北某葡萄酒厂的老业务,年均荷包进账也在七十万元上下;还有一位方便面厂的老业务,虽然收入赶不上前面两位,但其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同样毋容置疑。他们俨然就是企业的“顶梁柱”,如果说哪一天他们弃厂而去,企业将会塌下半边天,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这么厉害的角色,为什么自己不创业?为什么没有走上销售管理的岗位?为什么还是个普通的基层业务员?
先天局陷——文化知识水平低
自身文化知识水平较低,是“骨灰级”业务员的共同特点。即使是那些最终走向领导岗位的,大多情况下,也是在用自己的经验“师傅带徒弟”般去教诲下属。真正拥有较为系统的营销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寥寥无几。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排在2006年中国福布斯富豪榜上的财富中坚们,学历普遍不高。好在我们在这份榜单中还是看到更为年轻的财富新贵们已经与年纪轻轻就辍学开铺的传统富豪们拉开了距离,比如丁磊、比如陈天桥、比如江南春等。
本来先天不足是可以靠后天弥补的,遗憾的是这些老业务们没有象他们的少数同类那样抓住机会大胆创业,也没有与时俱进自觉学习。就这样被吊在那儿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有志吃志、没志吃力”,这句话用在“骨灰级”业务员身上,可直接改为:“有知识吃知识,没知识吃力气”一句话点破了“骨灰级”业务员的宿命所在。不过,“猫有猫道,鼠有鼠道”既然不能当老板,又不会做领导,那就老老实实做业务员。
谁说销售这行是靠青春吃饭?谁说过了三十岁就没人用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可是天天挂在领导嘴边的。而小师弟们每回见面,哪个不是诚惶诚恐,言必称师;就连老板见了他们还要高接远送呢!
“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毒”,虽然文化知识水平不高,但他们却拥有多年积累的常人无法企及的“独门秘笈”:宽广的人脉资源;丰富的客户资源;高超的谈判技巧;老到的市场感觉等等。同样的市场,其它业务员负责,黑白两道把你折腾的根本无法正常经营,换了他们坐镇,很快风平浪静。开发一个空白市场,许多业务员在哪儿挖了一年揪不出半个带头大哥,他们一过去,立马手到擒来。
讲理论,谈经验,他们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甚至日常报表的填写对于他们而言就如同登山般难。可是,论酒量、比牌技,能让公司新进的后生们惊掉下巴。
转载注明出处: www.dxs56.com www.dxs56.com常挂在他们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你当你的官,我卖好我的产品还不成?”这句略带自嘲的调侃,既是对当初一起摸爬滚打的同事如今高居其上的不屑,又是对自身文化知识水平低的无奈谓叹。
后天不足——公司政治的牺牲品
这些老业务之所以成为“骨灰级”,决不是一两个偶然因素决定的。除了自身文化知识水平低的先天局陷外,在公司政治这个大染缸中长期浸泡出的“老油条”习性,也是他们的致命缺陷。在看似上下通透、如鱼得水的表象下,如“温水煮青蛙”般不知不觉成为公司政治的牺牲品。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业务员,可不象今天的八0后营销人那么幸运,一入行就接受正确规范的铺货、陈列、拜访、分销等格式化的销售训练。那时候,初次踏进销售门槛的他们,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在今天看来邪气十足的喝酒、打牌、聊天、回款等娱乐化销售技巧。
这种技巧在整个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初期,是衡量一名业务人员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凡是及时调整自己的营销理念,并且不断学习、适应先进营销理论和方法的业务员,都逐渐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走上了销售管理岗位。而不思进取、抱残守缺,自恃熟谙公司政治,自认能力超众之辈,最后都退化成了“骨灰级”业务员。
凡事有利必有弊,不管是与客户之间的海誓山盟、江湖义气还是左右逢源,连哄带骗。这些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赖以成名的“销售技巧”如果不自觉的运用到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就极有可能形成一批企业政客,并由此引发出畸形的企业政治。 www.dxs56.com
在这场政治漩涡中,出位者弹冠相庆,出局者愤而隐退,可怜了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老业务,一把年纪还得拎着包包跑市场,最后成了企业政客手中的一把枪。唯一聊以自慰的是不菲的薪酬和领导的“器重”。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不知不觉间已届知天命之年。令人欣慰的是,他们从不悲天悯人,抱天怨地,而是老骥伏枥,任劳任怨。年龄赋予他们的宽容豁达和忠诚敬业让每一个接触过他们的人肃然起敬。
老兵新传——“骨灰级”业务员的不老传奇
二年前,笔者在河南新乡一家简易的小旅馆,遇到了一位四十开外,头发揩得蚂蚁拄着拐杖也上不去的老业务。老实说,本来我对这种外面罩着廉价西服,里面穿件发黄衬衣,还硬要把稀疏的头发分得一清二楚的人很反感。但是,“亲不亲,行亲”,在一个百无聊赖的午后,通过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谈,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骨灰级”业务员的不老传奇》相关文章:
- “骨灰级”业务员的不老传奇
- › “骨灰级”业务员的不老传奇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骨灰级”业务员的不老传奇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骨灰级”业务员的不老传奇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骨灰级”业务员的不老传奇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骨灰级”业务员的不老传奇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
- · 销售业绩达成的四个原理
- · 区域营销主管:如何做一个合格的
- · 从卡尼曼框架效应谈销售管理决策
- · 如何对销售人员进行选择训练
- · 不要让客户掐着你的脖子度日
- · 营销练得是细功夫
- · 营销总经理的精明
- · 销售是个“技术”活!
- · 用6w提升10倍销售执行力
- · 售楼中心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