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亢村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
-
[10-15 19:48:22] 来源:http://www.dxs56.com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阅读:8494次
当他们有心事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只有不到一半的人(43.8%)选择和比较合适的方法向他人倾诉,大多数的孩子还是选择了不说,闷在心里。他们由于自己好强的心理,而不想将心事说出来免得被同伴笑话,他们同伴的定义只是很肤浅的下课能一起玩一起回家,从不将他们上升到解决困难、分担痛苦的层面。所以,当遇到心事时,找不到人帮助,没有可靠的倾诉对象,也就只好自己对自己说,自己闷在心里。但他们并不知道,这种心理状况久而久之是很容易发生抑郁危险的。
在对自己的评价上,觉得自己非常棒的占到了一半,这足以说明他们的争强好胜心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他们对自己的表现强烈的自信心。对自己觉得做得不好的占到22.9%,说明他们一部分人对自己还是没有他打信心的,这两点是这个问题的两个极端,而正巧这两个极端的勾选人数是比较集中的,这反映出,在对自己的信心方面,留守儿童的两极分化是想当严重的。这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自信心足的孩子往往家庭比较富裕,父母没有外出打工或者只有一方外出打工,而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往往是受爷爷奶奶抚养的,家境不好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不仅仅在自信心上,他们在学校里也是处于被欺负的对象。对于留守儿童,这种两极分化,对于双方都是不利的。
(三)对比非留守儿童,探究亢村留守儿童突出问题原因
首先,不得不承认,我们看到的这帮留守儿童们是幸福的。当我们第一步踏进罗旗营小学,就看到孩子们欢喜的笑脸,嬉皮打闹甚是活跃。在支教的过程中,我们同样看到了他们做素质拓展时的活跃,在英语课上做游戏的笑脸。从问卷分析来看,他们的幸福感并不亚于非留守儿童。但经过几天的接触,我们发现这群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www.dxs56.com
1、心理问题
从上面的问卷数据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亢村的留守儿童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与家庭环境肯定是分不开的。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 对比亢村少量的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性格两极化非常严重,要么是强霸,要么是懦弱。而非留守儿童性格就不是这么的极端。留守儿童的强霸性格,表现在在学校以欺负同学为乐,语言侮辱、出手打架、喷唾沫、搞恶作剧。在家则以叛逆为理所当然,不听父母的话,与照顾人对着干。懦弱的性格表现在逆来顺受,孤僻,沉默,不敢与我们队员交流,眼神里充满了害怕的情绪,做事畏手畏脚,受了欺负不敢对老师说,默默忍受,受了气往肚子里吞。众所周知,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父母外出打工,顾无法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况且在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某一方或者全部的关注和呵护,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就会表现出两极分化的情况: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或者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www.dxs56.com
2、学习问题
我们在罗旗营小学老师的帮助下,有幸找到了我们所支教的三四五年级的小学生的期末考试试卷及分数,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分数普遍笔非留守儿童的分数底。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先天性智力问题,两个不同群体的层次如此分明,肯定是后天的环境所造成的。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他们学习方面的监督大大减少,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虽然照顾他们的照顾人对他们的学习也是很关心的,但毕竟没有亲爹亲娘管的严格。另外,即使有一方父母在家的,又要忙活农活、家务劳动,辅导孩子学习也是力不从心。同时,在问卷中我们也了解到,留守儿童的知识面相当的狭窄,这源于当地的村庄比较僻远,农村村政府的投入大多集中于农业,对于教育业的投入不是很多,所以罗旗营小学的硬件设施也不是很好,更别提说拥有一个小小的图书角来置放一些课外书给孩子们阅读,接触的课外读物少,视野也就会狭窄。另外,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虽然很高,但是学习的主动性依然堪忧。他们虽然知道读书可以走出农村,可认识仅仅停留在这句话上,没有一个形象的认识,所以找不到具体的清晰的可行的目标。缺乏清晰的目标,只存在一个模糊的,一句话"考大学",目标越模糊,其存在的意义就只是象征性的了,不会再有内驱力去为了它而奋斗。而这样,他们想要成功,恐怕会有很大的难度。
3、生活问题
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首先是可喜的一方面。我们在留守儿童身上看到了超强的自理能力,相对比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从小就得帮着家里人做事,久而久之生活磨练了他们的自理能力,洗衣服、做饭什么的都会,可以想象,以后他们脱离家庭的庇护,需要独立生活时,就可以很快地适应,而不会像普通孩子那样需要相当长的调整期。因为他们很早就拥有相对独立、不依靠他人的意识,所以他们也就更坚强,在未来人生路上的未知困难前不会轻易趴下。然而另一方面,是可悲的一面,就是不良习惯问题。从问卷分析和我们支教的实践来看,有些罗旗营小学的留守儿童每月有些零用钱,而不同的小孩每月又是从5元到50元不等的,这就养成了浪费攀比的坏习惯。在支教期间,我们往往能看到他们叼着零食饮料来上课。这些儿童基本天天将家长给于的零花钱花光用在买零食上,攀比零食的现象严重。买了零食的,向没买零食的炫耀,并嘲笑和侮辱那些没有零花钱买零食的孩子。另外,网瘾也是这些留守儿童的常见问题,我们吃惊地发现,这些五年级的小学生放学后或者没课时最爱去的地方竟然是网吧!留守儿童喜欢去网吧,我们分析他们的内心其实是寂寞的,没有归属感的,他们妄图转向虚拟的网络,从网络中获取短暂的麻痹,以弥补自己的空虚和寂寞感。留守儿童喜欢好斗,争强好胜,脾气暴躁,小问题也能演化成一场斗殴。我们调查过一些留守儿童的家庭,他们的家人告诉我们,他们都是农民,也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当孩子与小伙伴们发生矛盾时,有的甚至不叫他们谦让,而是还击,绝不能让自己吃亏,在他们心里,似乎这样才是有出息。另一方面,从小无拘无束不受管教的生活环境更使得这些孩子们无所畏惧,肆无忌惮。在支教期间,我们基本上每天都要处理这些在课堂上打起来的事件。队员们实在是有目共睹。 www.dxs56.com
《河南省亢村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 河南省亢村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
- › 河南省亢村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河南省亢村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河南省亢村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河南省亢村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河南省亢村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