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同性恋最新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
[10-15 19:48:22] 来源:http://www.dxs56.com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阅读:8251次
同性恋,这种未能被绝大多数人接受的文化现象,在社会走向多元与包容的今天,它不再成为禁忌的话题。
1999年,有关项目组对中国31省市660余例男性同/双性恋者的问卷调查显示:其中60人检测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有2人有结果呈阳性。在1997年至1998年的同类调查中,有40人查过艾滋病病毒抗体,仅有1人呈阳性。
专家们指出:艾滋病在中国同性恋人群中的流行趋势堪忧!
因为“艾滋脖,“同性恋”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同性恋人群及同性恋与异性恋人群中所包含的问题却不单纯是艾滋病。
主流社会对同性之间的****现象和当事人,最普遍的称谓是“同性恋”、“同性恋者”,或称“Gay”(男同性恋)、Lesbian(女同性恋);还有“别棍儿”、“基佬”等歧视性称呼。也有学者认为,“同性恋”一词也带有歧视性,主张并坚持用“同****”。目前,起源于香港的“同志”一词,在大陆同性恋人群中普遍流行,但未得认同。
不能再躲躲藏藏的问题
小N,某公司职员,已婚,育有一女。他与妻子长期处于两地分居的状态,每两周回家一次,其余时间与同性保持着****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同性恋一直被列为禁忌的话题。许多人认为,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同性恋。的确如此,具有同性恋倾向的人,大多会像小N一样,以异性恋的面目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而他们又有一个隐秘的,一般人都无法进入的心理世界与生理世界。
1989年底,中国发现的本土第一例因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即是与多个男子有性关系的男子。另据中国卫生部门告,至1996年底,北京市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中,48%是与男人有过性关系的男人。
为了适应主流文化,近半数的男性同性恋者与女性有过性关系;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大陆90%以上的成年男同性恋者进入传统婚姻状态。他们婚后,几乎都是既与妻子保持******,又与其他同性保持****往。这种情况下,如果他属于“性活跃”分子,并染上了艾滋病病毒,那就可能会把病毒传播给数十人,甚至成百上千的人。
www.dxs56.com
中国某省会城市一大型同性恋酒吧的经营者曾询问过许多同性恋:如果你感染了艾滋病怎么办?其中有人告诉他:“尽可能传染给更多的人。”
1997年5月,北京某大医院发现的38例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有12人是同性恋/双性恋者,所占比例高达31.6%,男性同性恋人群是中国性病感染者年增长率最高的人群。中国性病防治中心对全国的统计发现,1994年性病者中同性恋者的数目比1993年增加了263%,而性病病人比一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高出2?5倍。
中国已故着名作家萧乾先生40年代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时,曾与20世纪英国小说界三大师之一、身为同性恋的福斯特建立了友谊。萧乾先生曾读过福氏打算百年后才出版的一部手稿《莫瑞斯》,尽管是同性恋小说,萧老先生评价说:是一本健康的书。1992年,萧老在《南方周末》发表文章《唉,同性恋》,1995年5月14日和7月4日分别在香港《文汇报》和上海《文汇报》发表文章《一个值得正视的社会问题》。此后他在一封私人信件中提道:拟把艾滋病与同****这个问题正面提出,并大声疾呼引起关注。
同性恋,艾滋病,必然联系?
目前,“同性恋”与“艾滋脖两个本应单独使用的名词,好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合二为一”。由于美国艾滋病流行最早见于同性恋人群,所以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有一种感觉:同性恋可以和艾滋病划等号。这种语境令许多同性恋者反感,尤其是女同性恋者。
1999年6月,媒体曾报道了一对女同性恋者30年的生活经历。她们两人于1969年相认,1975年,其中一人假冒男性两人登记结婚。1998年,其中以男性身份生活者被意外发现为女性,为了维持婚姻和得到社会承认,她希望做变性手术。
据调查,在女同性恋关系中,感情所占的比重较大、关系的稳定程度甚至超过了异性间婚姻的稳定程度。由于女性在性行为过程中,体液交换量非常少,已有证据表明,女性同性恋人群是艾滋病及性病发生率最低的人群。
事实上,无论是传媒还是许多人习惯性的思维中,也大多把焦点集中于男性同性恋人群当中。
www.dxs56.com
小T是一名大学生,他每星期必须去一趟同性恋聚集的浴池,常常是周五晚上进去周一早上才出来。这种同性恋集聚的场地,卫生条件堪忧。当研究人员问:为什么非要去那种场合?他说:那就是我们的生存方式,因为生活有压力,心理有压力,必须找一种缓解方式。
据悉,同性恋人群中也有“层次高低”之分,这与学识、职业及社会地位有一定关系。较高层次的同性恋者倾向追求相对稳定的感情和****关系,对家庭、社会责任感较强,对同性恋人群中存在的不良倾向深感忧虑,有人还积极投身于性病防治的教育工作。层次较低的,一般缺乏社会资源和支持系统,社会责任感较弱,倾向于在浴池、公园僻静处寻找生理满足。
虽然同性恋不能等同于艾滋病,但同性恋者确定是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群体。有关专家学者认为,把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深入到更多的同性恋者圈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同****行为容易传播传播艾滋病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性行为没有得到社会认可,不能建立如同一夫一妻相对稳定的性关系,多性伴现象严重。
第二个原因是大多数男同性恋特殊的性行为方式。艾滋病及性病病毒常常会在直肠内弱碱性环境中生存,并经制释放而血液里随着血流扩散到全身。
- 上一篇:2016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关于中国同性恋最新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相关文章:
- 关于中国同性恋最新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 › 关于中国同性恋最新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关于中国同性恋最新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关于中国同性恋最新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关于中国同性恋最新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关于中国同性恋最新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