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怎么样
-
[10-15 19:44:01] 来源:http://www.dxs56.com 大学介绍 阅读:8288次
武汉工程大学创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学院,隶属湖北省。198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7月,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学校划转到湖北省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同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2月,经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 2006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2008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经过38年的建设,学校已由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一所办学条件较好、实力较强、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多科性教学型大学。
层次规模
学校现有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国际教育及研究生教育,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8318人,其中研究生1084人,本科生15363人,国际学院学生452人,专科生1419人。
学科专业
学校现设有14个学院、1个部、1个研究设计院,另有1个独立学院。有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50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管、理为主要学科门类,均覆盖3个以上二级学科。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湖北省品牌专业8个,省级重点学科15个,省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湖北省优势学科2个,湖北省特色学科2个,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被批准为湖北省2008-2015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此外,学校还拥有1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以及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800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031人。专任教师982人,其中教授170人,副教授336人,博士21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6.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1.7%。在职教师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获得者2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6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28人,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省级以上优秀教师5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的专家4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7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岗位人员15人。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和学术梯队的建设。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10个,“工大学者计划”特聘岗位人员10人。成立了学术创新团队5个,科研创新团队10个,本科一级教学团队7个,二级教学团队7个,三级教学团队8个。学校还聘请了近百名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其中中外院士10人。
基础设施
学校现有武昌和流芳两个校区,共占地1657亩;校舍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0.5亿元。建有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3个,标准游泳池2个,篮、排、羽、网球场68个;多媒体教室50个(9998个座位),数字化语言实验室17个,教学实验室47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176.8万册,是湖北省高校“优秀图书馆”和“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
科学研究
学校拥有一支精干高效的专兼职科研队伍,有一所集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情报信息、分析测试多功能于一体的研究设计院。拥有3个国家部委级科技平台,2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基地)。学校具有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化学工程)专业甲级工程设计资质,A2类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化工、医药、石化专业甲级工程咨询单位资格,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乙级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单位乙级资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乙级资质,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乙级资格,建筑工程丙级资格,计量认证资质,节能检测资质,是湖北省科技厅化学化工查新检索定点单位。同时,还设有湖北省石油产品暨化学试剂质量监督检验站、湖北省石油化工信息中心。
2004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787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级项目76项、省部级项目498项。“矿物处理过程强化”团队获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计划”创新团队,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和教学成果奖5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47项。获专利授权343项。近三年科研到帐经费共计2.3亿元,科研经费增幅居省属高校前列,学校科技产业园和科技孵化器大楼均已投入使用,学校被评为“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武汉市科技管理先进集体”。学校机器人足球队连续8年9次荣获世界机器人足球大赛冠军。学校教职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SSCI、CSSCI、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检索收录1000余篇,出版学术着作200多部。学校主办《武汉工程大学学报》、《化学与生物工程》等科技核心期刊。
交流合作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阿伯塔大学和渥太华大学、意大利达努齐奥大学及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等十多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的稳定关系,一大批国外专家、学者应邀来校讲学,访问。学校先后派出各类人员213人次分赴24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或研究机构留学、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科研合作和考察访问。近年来与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签订科技合作项目13项。学校与丹麦Alfa Laval 公司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校还具备招收留学生的资格,并已招收来自巴基斯坦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的研究生。
《武汉工程大学怎么样》相关文章:
- 武汉工程大学怎么样
- › 2011年武汉工程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
- › 武汉工程大学教务处:进入http://jwc.wit.edu.cn/
- › 武汉工程大学教务处入口:进入http://jwc.wit.edu.cn/
- › 武汉工程大学怎么样
-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怎么样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武汉工程大学怎么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武汉工程大学怎么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武汉工程大学怎么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武汉工程大学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