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简史
-
[07-22 16:25:02] 来源:http://www.dxs56.com 电脑基本常识 阅读:8808次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取名为ENIAC(读作“埃尼克”),即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rnal And Calculator的缩写。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是当代科学技术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自1946年美国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以来,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计算机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通常以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器件来划分,至今已经历了四代,目前正在向第五代过渡。每一个发展阶段在技术上都是一次新的突破,在性能上都是一次质的飞跃。
1.第一代(1946~1957年),电子管计算机
它是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取名为ENIAC。这台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共用了18 000多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每小时耗电140千瓦,计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运算。尽管它的功能远不如今天的计算机,但ENIAC作为计算机大家族的鼻祖,开辟了人类科学技术领域的先河,使信息处理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其主要特征如下:
(1)电子管元件,体积庞大、耗电量高、可靠性差、维护困难。
(2)运算速度慢,一般为每秒钟1千次到1万次。
(3)使用机器语言,没有系统软件。
(4)采用磁鼓、小磁芯作为存储器,存储空间有限。
(5)输入/输出设备简单,采用穿孔纸带或卡片。
(6)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2.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
晶体管的发明给计算机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第二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件是晶体管,称为晶体管计算机。计算机软件有了较大发展,采用了监控程序,这是操作系统的雏形。第二代计算机有如下特征:
最新更新
- · 使用批处理文件——常用命令
- · 批处理文件的意义
- · 一些要慎用DOS命令
- · 有关分区的那些事儿
- · 系统U盘挑选技巧
- · Windows 7虚拟WIFI介绍
- · 小导热硅脂的大作用
- · 笔记本省电知识
- · 笔记本省电小方法
- · 电脑键盘功能大全
推荐热门
- · 电脑核心部件CPU知识
- · 用批处理文件——autoexec.bat
- · 计算机的特点
- · 小导热硅脂的大作用
- · 粉碎文件的基本原理及解析
- · CD-ROM CD-R CD-RW之间的区分
- · 欢迎加电脑知识交流群
- · 系统U盘挑选技巧
- · 了解DOS下的内存
- · 计算机发展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