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大学生无虑网 →公文低调看直播r_直播吧jrs_极速体育NBA直播 → 各种材料 → 事迹材料→记村党支部事迹-一帮一促一逼 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正文
记村党支部事迹-一帮一促一逼 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
[10-15 19:16:31] 来源:http://www.dxs56.com 事迹材料 阅读:8260次
记村党支部事迹-一帮一促一逼 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城市近郊的××镇,人们在不经意间会发现一个绝佳的人居环境:这里的春天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这里的秋天挂满了累累硕果,这里的居民热情好客,这里的民风淳朴端庄,这里的党员昂首挺胸,这里的支部坚强有力,这里的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昂扬向上的气息……这远离城市喧嚣的“世外桃源”,就是××市××区××镇××村。
××村紧挨着××镇政府所在地,下辖9个村民组,有农户867户,2845口人,党员53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村两委班子涣散,村干部精神状态萎靡;村民致富无门,怨声载道,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现象层出不穷,是全镇有名的“落后村”。
1993年,时年43岁的复员军人××临危授命,出任××村党支部书记,由他“组阁”了一个临时党支部。当时的××村,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村民人均收入不过几百元。收入少并不是最可怕的,钱少可以赚回来;最可怕的是村民和村干部的精神状态:无助、失望、迷惘、徘徊,不知道干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干……
党支部成员上任的第一天,整整开了一天的会儿。第二天,在村部办公地点,连一个支部成员的影儿都看不到。正当镇机关干部为找不到××村支部成员而着急上火时,半个月后,五名支部委员又齐刷刷地汇聚到村部。他们干什么?还是在开会。原来,半个月的时间,党支部委员根本没出村,他们穿漏了四双胶鞋,将××村方圆8平方公里的沟沟岔岔走了个遍。半个月、四双胶鞋、方圆8公里,换回来的是7个字:脱贫、致富、奔小康。这7个字一经确定,就13年没有变。为了这7个字,××村党支部以“平常心”的心态,扎扎实实地下出了三步“胜负手”:
第一手 农业优先,支部帮群众脱贫
目标虽然定下来了,可如何发展仍然是模糊的;方向明确了,可如何组织实施却还没有“谱”。究竟怎么干,能干到什么程度,当时的党支部还是心里没底儿。于是,支部决定首先解决“能干到什么程度”这一棘手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解决人的问题。以××为首的支部委员郑重地立了“军令状”:当年完不成指标罚,三年完不成计划免职。
年底,每个村干部分担的任务都超额完成。镇党委、政府看到了××村这届班子的干劲,看到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希望。
××村有救了,这是当时的镇干部的普遍看法,并且没有看走眼。
正当上下都欢欣鼓舞的时候,××又没影儿了。原来××出门了,这回是出远门了。他北上南下:到宽甸河口,到大连、营口,到锦州、盖县。于是,围绕村民脱贫的农业优先发展思路成型了:山上发展以艳红桃、梨、苹果为主的水果产业,耕地内发展以杜鹃花为主的花卉产业。
当党支部将经过深思熟虑的第一步设想通报给群众时,就遭到当头一棒:群众不认。农民最重实际,不目睹实际,不亲眼见到实惠,任你说得龙叫也不信,说到底就是不敢干。于是,党支部又统一了思想:班子成员将集体管理的五十亩荒山开垦出来,栽上了三千棵树苗,他们要让群众眼见为实,用事实来征服群众,用事实来换取群众的信任。他们精心侍弄着这些树苗,深知如果成功了,××村荒山就会变成群众发家致富的“聚宝盆”。否则,这条路就再难走通了,脱贫就遥遥无期了。自树苗上山的那天起,不论多忙多累,支部成员每天必到山上看看,从含苞看到开花,从开花看到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和技术人员商量解决办法。那段时期,支部成员个个都成了果树迷,××口是果,闭口还是果。
花开花落,日月更替。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第二年秋,××荒山上终于产出了第一批水果。市里的商贩纷纷来订货,一时间荒山上热闹了起来。村民们奔走相告,都“急眼”了。转过年开春,荒山上满是挥镐舞锹的群众。此时的党支部才如释重负:群众这回是真的相信党了,离散多年的民心被一个个水果又给重新串起来了。 www.dxs56.com
村民的积极性上来了,都准备在果树生产方面大干一场。党支部趁热打铁,组织全村的党员和部分群众到下河口统一购进树苗3000余株,并给予每位村民补助购买树苗款的80%,以此鼓励村民多买、多种、多生产、多创效益。
村民们都戏称他们的书记是“瓷公鸡”:铁公鸡还掉点铁锈,××这瓷公鸡,连一点铁锈都不掉。的确。××是一个节俭的人,平时花一分钱都得算计着,到市、区办事很少在外面吃饭,不论多晚办完,尽量都回家吃饭,打车更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可在学技术方面却是十分舍得投入,请专家讲课、到种果基地参观,每次费用全都村里拿,不用村民出一分钱。每年农闲季节都对果农进行培训。几年来,发放资料千余份,举办培训班近40期,组织农户到种果基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每年平均三次,仅到下河口一地,人数就达80余人,借用面包车7辆。为更好地为果农提供服务,村里配备了一名专门主抓果树生产的副村长。
对发展慢的村民组,党支部采取“三抓”的办法,以点带面。即有兴趣的先抓,对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先抓,对不懂技术的全力抓。开始六组不认,开党员会时,党支部事先准备好燕红桃让他们亲自品尝;二组原来是全村最困难的组,现在二组70户农民已有40余户都栽上了果树,一跃成为全村最富裕的村民组。
现在,××村有果园1700亩,年产各种水果50万公斤。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增加群众收入近百万元。
××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水果村,怎样把村里的水果销到外埠市场呢?党支部积极与区科协等部门联系,在INTERNET网上发布信息,当全国各地的商贩涌来时,村干部帮助群众摘果、装箱、过砰,村干部这种无私奉献、一心想着老百姓的做法,令外地商贩们感动不已。
第二手 工农并举,支部促群众致富
按说,群众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党支部都做了,这回,他们可以歇一歇了,可以松口气了。然而,党支部却在琢磨:动脑筋、想办法,依靠传统农业可以让群众脱贫,却不能使村民尽快致富。再说了,不管是商贩自己来,还是在网上做广告,都是被动销售,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摆脱市场中过多的中间环节,让消费者直接与生产者见面,于是,围绕村民致富,工农并举规划开始启动,发展多种所有制企业、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又悄无声息地实施了。
《记村党支部事迹-一帮一促一逼 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相关文章:
- 记村党支部事迹-一帮一促一逼 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 › 记村党支部书记典型事迹
- › 记村党支部事迹-一帮一促一逼 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 › 记村党支部书记典型事迹材料
- › 记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记村党支部事迹-一帮一促一逼 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记村党支部事迹-一帮一促一逼 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记村党支部事迹-一帮一促一逼 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记村党支部事迹-一帮一促一逼 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