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
[07-22 01:03:42] 来源:http://www.dxs56.com 职业教育论文 阅读:8230次
在基本素质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及自然科学素养以及身心素质。这部分的课程开发,由学校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干部教师以及聘请社会上的有关专家一起研讨来完成。另一部分是应变能力,它包括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共处的能力。这部分的课程发通过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家、教师来完成。从初步实践的结果看,该模式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出高职特色的有效的培养模式之一。
2.4加强实践教学作为核心内容的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实施培养模式中的核心内容。许多学校在探索中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并行的教学体系。较大地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例,有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的课时之比达到了1:1。
但不同类型的专业,对此比例的要求也不一样。在理论教学中,强调基础课按专业学习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不追求理论教学中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性。由于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尤其是加强了实训的比例,且在学生中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书制度,大大地加强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缩短了毕业后工作的适应期,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www.dxs56.com
2.5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目标的师资队伍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以及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是教师。因此各校都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的师资建设,一是坚持专兼相结合的方针,二要抓好“双师型”队伍的培养。专业与专业课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还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即“双师”素质。
聘请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一方面可改善师资的结构,有利于“双师”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也能灵活地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可提高办学效益。但专职教师是师资队伍的主体。要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使他们的教育观念、改革意识、业务能力和水平能适应高职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2.6产学结合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的结合更为密切一种特殊类型的教育,仅依靠学校的条件难以实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我们借鉴德国“双元制”的经验,依靠与企业的合作,共同为培养人才服务。
相关的企业或行业不仅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工作,还有不少企业来的专家承担学校的教学任务。我们还依靠企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场地。企业也能从中选择毕业生充实他们的职工队伍。还可利用师生的知识资源解决他们生产中的难题和科研课题。
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仅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创造了条件,还可得到企业对学校多方面的支持。为了更好地推进产学结_,有的学校成立了学校董事会,由社会、企业的知名人士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孕育到发展,从决策到实践探索,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往往是困难和缓慢的。这决定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探索过程的复杂性。
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政策不配套、特色不明显、办学规模和水平还不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等问题。高等职业教育还应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三、以教学改革为重点,多种形式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我国确定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并提出近年来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高职发展过程中,从我国国情出发,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已有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有利于培养基层和农村需要的高级实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科教兴业的第一线服务。 www.dxs56.com
3.1关于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根据我国的实际,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以内涵发展为主,充分利用现有高等教育资源。
要多种渠道通过现有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改革办学模式,调整培养目标和少数符合条件的中专改办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性的大学也可设职业技术学院,按高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要多种模式,专业应该是“宽”、“窄”并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存。
要实行多种运行机制,国有学校办、‘“国有民办”、特别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每年招生计划增加的部分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使大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近期有实质性的进展。
3.2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深化改革,办出高职特色,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应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道德要解决好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认识,要研究高职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并积极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师资、教材、实践基地建设和产学结合等方面继续进行探索。不仅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更要积累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
3.3关于抓好教学基本建设在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抓好宏观调整,另一方面也要按照改革的要求,抓好教学的基本建设,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专业建设、制定教学计划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规范和指导性意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子。
3.4关于面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高等职业教育要探索多种招生方法,进行“学校面向生源市场自主办学,学生不转户口、自谋职业”的试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有一定比例(近期为3%左右)可进人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其考试和招生办法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可以不同。
在经济发展较快并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和发达地区,应当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步伐,逐步做到,普通高中毕业生除进人善通高校外,多数能够接受多种形式的高等职业教育,提高素质,推迟就业。我国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已定,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必将以政策更加配套,办学更加规范,特色更加鲜明的新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www.dxs56.com
职业教育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教育学毕业论文 教育毕业论文 教育类毕业论文- 上一篇:中等职业教育呼唤人文体育教师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相关文章:
-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 ›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转变
- ›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