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大学生无虑网 →公文低调看直播r_直播吧jrs_极速体育NBA直播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学习考察报告» 正文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学习考察报告
-
[12-28 14:53:57] 来源:http://www.dxs56.com 考察报告 阅读:8523次
为期两周的深圳南山实小学习之行即将结束,我带着领导的嘱托带着对南山的好奇与憧憬而来,也将带着满心的感动与收获而归。短短的十几天里,我全方位的感受到了南山小学丰厚的文化底蕴,闻到了校园里浓浓的书香之气,看到了师生们快乐学习快乐工作的张张笑脸。在这儿,我收获了很多很多……
教育就是播种爱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我初次跨进深圳南山实验小学看到教学楼右面的墙壁上赫然印着“教育就是播种爱”几个大字,旁边是李先启校长和孩子们的活动掠影。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我们第一天听课之后下午的“全国小学语文提前读写教学研讨会”上李校长作的题目为“教育就是播种爱——我们的理想、追求与探索”的工作报告上。李校长在会议上首先讲到:“我们的教育理念是爱,要热爱每一个学生,会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爱……”
后来,我无数次从老师的嘴里听到这句话,王老师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说道:“一个班主任应有的教育理念是——爱……”从课堂上“别急,再读一遍,你一定能读好!”“老师谢谢你与我们分享你的感受!”“先给他一些掌声吧,读得真好!”“你品尝到了茶的奉献精神,掌声感谢他!”的话语中,从老师欣赏学生的眼神里,我们也听到了这句话——教育就是播种爱!
爱是教育的起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南山的领导老师们用无声的行动践行着这句话。我们要从事这个课题的实验,首先要用这个理念做指导:爱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的长远着想,为学生的一生考虑。以爱育爱,时刻做到让学生心中的天空常蓝,让学生的内心温暖!
解决识字问题是“八岁儿童能读会写”实验发展的基础
从儿童发展规律和我们的教学实践来看,统编教材的识字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使儿童处于一种知识的饥渴之中,会阻碍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其实,儿童在6岁入学到8岁左右(二年级结束),他们的读书和写作欲望相当高,思维也相当活跃,如果在这个时候很好地解决了儿童的识字问题,让学生能够从二年级左右,就“能读会写”,将特别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因此,解决识字问题是“八岁能读会写”实验发展的基础。为了使八岁儿童(小学二年级)能读会写,实验规定,实验班的学生到一年级学年结束时,他们的平均识字量基本达到达1900字左右,从南山学校的实验过程来看,很多学生的识字量超过了2000字,到了二年级上学期结束,小学常用的2500——3000个汉字,实验班的学生全部认识,从而为他们的读和写扫清了障碍。
那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认识这么多汉字呢?南山实验老师采取的基本策略是:一 主打“意义识字,先识后写,发展思维。”二 识字不要求音形义同步,学生只要认识,只要能读就行。即短时间内先解决量的问题,郭思乐教授提出了“不顾一切识字”的观点。
为了更好的开展我们的实验工作,我重点听了低年级实验老师的课,比如刘晓蓓老师执教的《没有快乐的波斯猫》,李晓燕老师执教的《老鼠开会》《山里的桃花开得迟》等,从她们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上,我学到了许多趣味识字的方法(猜认生字 组合生字 读词赏画 玩字卡 抽大奖 邮差送信等等)。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图像的、文字的、声音等学习材料结合起来,制作成生动形象的电脑识字游戏(送字回家 放大镜 摘果子等),充满了乐趣,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枯燥的识字教学变成了快乐的、兴奋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了主动学习模式。学生逐步形成了较强的自主发现、自主选择、自主比较、自主搜寻的能力。学习空间是自主的,学习形式是趣味的,学生学在其中,练在其中,乐在其中,学生在轻负担的前提下,实现了识字的高效率。
从老师们的课堂上我们还明白了实验要求教师树立一种细水长流的识字教学策略。每一个生字的教学过程都是长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呈现这些生字的课文只是起一个“引见”的作用,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它的契机,在以后的时间内,学生要在与生字不断接触的过程中逐步全方位认识它,因此实验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生字的呈现机会,而提高生字呈现机会的最好办法便是阅读。大量阅读不但能巩固识字,还能拓展识字量。另外,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我利用听课之余看了宋君鹏校长、刘影、于虹等实验老师的典型课例,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
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有人说,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而往外掏产生的是成就感。
有人说,爱是一种感受。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一个孩子在被别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有多么伟大;一个孩子,在被别人关注时,才能更加努力地前行! www.dxs56.com
也许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吧,我们在南山实验小学老师的口里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有哪位孩子愿意把自己听会的生字读出来与大家分享?”“谁愿意把自己画的好词好句与大家分享?”“下面我们一块儿分享同学们上传的习作!”“谢谢你与我们一块儿分享了你阅读的感受!”“我真的很感动,谢谢你的分享!”“老师也很想和你们分享我阅读的感受,可以吗?”发言的孩子从老师激励的话语中得到了心理的满足,他会变得更自信。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快乐的课堂,是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的课堂,是不断生成思维的火花的课堂。老师为学生的表现感动,我们被老师创设的精彩课堂而感动!
由课堂上师生的分享我想到了参于实验的老师们,他们又何尝不是在分享中找到了快乐和自信呢?全国语文研讨会上,老师们分三个专题(识字环节 读写专题 评价专题)侃侃而谈,把他们教学实践的经验与我们分享。实验教师论坛上,老师们微笑着与我们分享他们成功的做法(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如何对学生拓展课外阅读 ?如何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如何以课文为依托进行习作练笔?如何开展主题单元的教学?我们的写作经验有哪些?)是老师们无私的奉献使我们对课题的实施充满了信心,是老师的分享使我们有了努力的方向!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学习考察报告》相关文章:
-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学习考察报告
- ›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学习考察报告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学习考察报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学习考察报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学习考察报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学习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