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大学生无虑网 →公文低调看直播r_直播吧jrs_极速体育NBA直播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XX县依托工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现状与对策» 正文
XX县依托工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现状与对策
-
[02-11 17:58:17] 来源:http://www.dxs56.com 调研报告 阅读:8280次
一、现状
(一)全县农业人口基本情况:
1、从年龄结构看,我县农村劳动力目前处于中壮年时期
在全县16万人中,属于农村劳动力范围的共有万人。其中20岁以下有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20岁至35岁有人,占%;35岁至50岁有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50岁以上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可以看出,我县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岁—岁,处于时期。
2、从性别结构看,
据统计我县农村劳动力中女性有人,男性有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的%,%。
3、从文化结构看,我县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偏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县农村的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全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人,高中文化程度的有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的%,%,%,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达到二分之一以上。
4、从就业渠道来看
我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县外)务工的有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在本县从事农业的有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从事第二产业的有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从事服务业的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
(二)我县农民人均收入的现状及构成
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元增加到20XX年的元,年均增加%,20**年人均纯收入增加到元,年均增加元,年增长率为%,增速。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构成中种植业收入占%,养殖业收入占%,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收入占%,商饮服务业收入占%,劳务输出收入占%。在农民纯收入中农业收入占%,非农产业收入占%。
二、全县工业发展情况
1、工业发展规模,三次产业比例
去年我县实现工业总产值7.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1亿元,工业增加值1.8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实现利润3300万元,实现税金3108万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三次产业比由20XX年的45.65:26.53:27.82调整为20**年的37.06:36.43:26.51。
2、工业行业分类、轻重工业情况
我县的工业分三大产业,一是水电载能产业,二是矿产建材产业,三是农特产品加工业。
3、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对县财政的贡献等。
三、我县工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情况
(一)直接吸收农民工就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情况。
20**年,我县规模以上企业共吸收就业人员人,中小企业共吸收就业人员人,有效的缓解了就业难的问题。以我县的建诚木业来看,该厂常年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300多人,其所在的银定村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在该厂打工,每年可取得80-100万元的劳务收入。
(二)农业产业化带动种养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我县规模较大、带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家,带动农户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
①茶叶产业:我县现有茶园6.5万亩,全县1.9万户茶农户平拥有茶园2.7亩。茶叶平均年产量达900吨,茶农每年茶叶收入已达800万元,人平收入也有250元。
②木材加工业:主要有建诚木业,对木材进行深加工,带动农户户,每户增收元。
③养殖业:如果大禹pic公司达到10万头规模后,可带动养殖户上千户,户平按100头计算,可以增加收入9万元左右,利润8000-10000万/户,按每户4人计算,可人均增收2000-2500元。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多人。
(三)工业发展带动运输、餐饮等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工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交通、通讯、商业贸易、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 www.dxs56.com
工业的发展也必然会增加基本建设投资,创造就业机会。例如,我县的武安电站建设,共吸收民工人,仅墩上乡本地农民在电站工地务工的就有人,劳务收入达到万元。
(五)工业发展促进财政增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情况。
我县工业已成为全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缴纳税金万元,占到财政收入的%。工业的发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就可以增加政府的直接投入,改善农业和农村的条件,从夯实农业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
四、农民持续增收入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总量小,吸收的就业人员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户家庭经营来自于非农产业的收入也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但从我县的现状看,我县工业企业吸收的就业人员共人,仅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工业企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使农业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发生了困难,转移速度增长缓慢。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农民持续增收困难。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我县农业产业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竞争力不强,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低品牌率多、精品名牌少,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还没有真正形成“企业(公司)+基地+农户”利益机制,严重制约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三)城镇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或城镇化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城镇化进程缓慢,人口不能在城镇聚集,一方面工业发展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作补充,另一方面使第三产业不能健康发展,劳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困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本地。
(四)农产品价格过低,甚至低于成本。例如茶叶、蚕茧价格有时甚至低于生产这些产品的人工工资,这就形成一方面是政府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是农民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没有得到实惠,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不高。造成农产品价格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还是一种粗放型生产,生产规模小、生产手段落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低,农产品的附加值低。二是龙头企业将农产品的价格压得太低,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收购初级农产品。三是是农产品成本加速上升导致农业效益下降。从目前的形势看,由于农用物质、农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因此农产品的成本也呈现在不断上涨的趋势,但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农产品的价格并没有相应上涨,甚至有些农产品的价格还在下跌,这样使农业的纯收益减少,表现出农产品价过低。
《XX县依托工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现状与对策》相关文章:
- XX县依托工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现状与对策
- › XX县依托工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现状与对策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XX县依托工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现状与对策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XX县依托工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现状与对策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XX县依托工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现状与对策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XX县依托工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