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文化调查报告:上网以娱乐为主
-
[12-28 17:21:31] 来源:http://www.dxs56.com 社会实践报告 阅读:8510次
(2)大学生对热点事件的态度
对网络爆料引发的热点事件,50.8%的大学生的态度是“冷眼旁观,先辨真伪”;16.4%的大学生选择“不相信,现在炒作太多”;选择“会积极参与,推动事件解决”的大学生比例为14.5%。
网络素养评价
网络素养指网络用户在了解网络知识的基础上,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网络为自身服务的一种综合能力。此次调查着重从四个方面对大学生网络素养进行了考察:网络信息辨识能力、网络运用能力、网络自律能力、网络道德。 www.dxs56.com
1.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辨识能力 在如何看待互联网信息真实度的调查中,46.5%的大学生认为“鱼龙混杂,各占一半”;19.2%的大学生认为“要看具体刊登的媒介”;15.6%的大学生认为“大多数可信”;18.1%的大学生认为“大多数不可信”。可见,大学生对互联网能够保持适度的信任。
在关于互联网信息问题的调查中,有31.4%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信息可信度不高,难辨真伪”,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低俗信息多,网络环境差”、“信息浮于表面,缺乏深度”,所占比例分别为25.1%、23.7%。可见,在面对互联网的海量信息时,大学生对其中虚假信息、不良信息能够保持一定的判断力。
2.网络运用能力
在网络运用能力方面,大学生普遍具有通过网络实现自我发展的意识。与此同时,上网目的不明确、网络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
(1)利用网络自我发展意识强
大学生能否利用网络有效地促进自己的学习,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网络运用能力。在对大学生“有没有想过提高自己的网络运用能力”的调查中,43%的大学生表示“会有目的地学习某个新软件”,所占比例最高;25.5%的大学生表示“一直有这个习惯”;6.5%的大学生表示“只要出来新的技术、软件、网站等,我都会主动去使用”。可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网络运用能力,以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
(2)上网目的不明确
针对“上网之前,有没有想过自己上网要做什么”的问题,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表示“每次都思考”或“经常会思考”自己要做什么。同时,也有49.2%的大学生表示“从来不思考”或“偶尔才思考”。这说明对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而言,上网已成为日常的生活习惯,不需要有特别的目的性。 www.dxs56.com
(3)网络互动水平低
在利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仅有23.3%的大学生表示会“与老师、同学互动交流”;有53.1%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会参与网络讨论。这说明大学生网络互动水平普遍较低,缺乏交流与分享意识,这样不利于培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大学生网络自律能力有待提高
从对自己在网上花费时间、精力的态度来看,仅有9%的大学生认为“很有效率,对自己有帮助”。约一半的学生表示“后悔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或“偶尔会懊悔”。可见,大学生能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性,但在对时间的利用与管理方面还有待改善。
4.大学生较为重视网络道德
在对“您觉得对网络道德进行规范有必要吗”的调查中,66.3%的大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而认为“没有必要”的大学生仅6.4%。可见,大学生能够意识到网络道德的重要性,以及规范网络道德的必要性。
而在“如何对待网络论坛上出现的恶意、不健康信息”的调查中,65%的大学生选择了“不予理睬”;16.1%的大学生选择“建议版主及时删除”;9.9%的大学生表示会“跟帖批驳”;3.2%的大学生表示会“主动举报”。可见,虽然大学生有一定的网络防范意识、安全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但其自觉、主动抵制不良信息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
对策建议
面对互联网给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营造健康积极的高校网络文化。
1.要充分发挥网络对学习的积极推动作用
在关于网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调查中,46.9%的大学生表示“缺乏互动”。可见,大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希望与他人进行实时、有效地学习交流,而且期望能进行群体性的探讨学习。由于不善于利用网络进行群体性协作学习,学习交流的主动性不高,缺乏有效交流、沟通,因此得到的学习反馈、评价、激励等信息是不完整、不全面的,也使得网络学习中获得的知识零散、片面、难成系统,不利于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知。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www.dxs56.com
增强网络学习的互动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搭建网络教学交互平台
通过搭建互动的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及时、便捷、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大学生的交流互动提供环境和支持。各高校应该通过开设各种专题网站、主题论坛以及在线学习小组等方式,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师生畅所欲言,真正发挥网络互动功能,以利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以及与网络媒介之间的互动。
(2)发挥教师的网络教学作用
尽管大部分网络学习平台都提供了交流互动工具,但由于缺乏合理的组织和有效指导,导致网络交流工具利用率低,因而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网络互动率低的现状。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通过教师对网络学习活动的组织、过程的调控和管理等活动,通过增强教师对网络学习的参与度,通过教师充分在线及时交流和错时互动,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以提高网络学习效率,激发大学生的网络参与热情。
(3)培养学生自身的主动性
许多大学生仅把网络当作获取信息的工具,进行网络学习时缺乏交流和分享意识,限制了网络积极作用的发挥。大学生们应转变态度,努力掌握网上沟通技巧,通过交流协作,进行思维碰撞,建立并维持和谐的网络互动关系,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网络互动,增强认同感、归属感,进而提高网络学习的参与度。
2.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辨识力
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网络信息,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但还是很容易迷失其中。所以,有必要锻炼其信息辨识能力、批判能力、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在三个层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一是对大学生进行动画和网页、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技术层面的技能培训;二是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地搜集、获取信息,筛选整理信息,发布信息等知识技能的专题培训;三是进行创造性地运用信息的方法和策略的培训,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抵抗信息干扰的能力,为有效开展网上学习创造条件。 www.dxs56.com
《大学生网络文化调查报告:上网以娱乐为主》相关文章:
- 大学生网络文化调查报告:上网以娱乐为主
- › 关于国内大学生网上购物调查报告
- › 大学生网络文化调查报告:上网以娱乐为主
- › 大学生网络阅读调查:网络阅读占课余时间持续增
- › 2014年大学生网上购物及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 › 浅谈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培养
- › 大学生网上求职谨防虚假招聘陷阱
- › 大学生网上求职如何自荐
- › 大学生网上求职技巧
- › 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网络公司实习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大学生网络文化调查报告:上网以娱乐为主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大学生网络文化调查报告:上网以娱乐为主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大学生网络文化调查报告:上网以娱乐为主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大学生网络文化调查报告:上网以娱乐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