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大学生无虑网 →公文低调看直播r_直播吧jrs_极速体育NBA直播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2017年寒假传统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正文
2017年寒假传统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
[05-13 15:00:59] 来源:http://www.dxs56.com 调查报告 阅读:8373次
头清明最热闹。除本省蚕民外,更有从江苏吴江等地,及苏州和杭州的游人,纷纷涌向含山,大多是蚕乡农民,多达七、八万人。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节时化作村姑踏遍含山土地,留下蚕花喜气,得“蚕花廿四分”,因此,蚕民把含山作为“蚕花圣地”。蚕姑们踏蚕花前都要先到山顶蚕神庙进香,争购彩纸蚕花戴在簪头上,有的在甘蔗上插几枝蚕花,意为“甘蔗(甜)节节高,蚕花养得好”;年长者身背红布包的种蚕,称“蚕种包”,上山绕一围,可让蚕种染上喜气。清明一早在上山途中,类似出会的祀神仪典就已开始,其形式有二种:一为拜香会。包括“吊臂香”、“扎内蜻蜓”、“拜香童子”及吹打乐等;二为抬菩萨出游(抬有“总管菩萨”、“土地菩萨”、“宗将军”等地方神祗)。并夹“抬阁”(“盗仙草”、“赵云救母”、“三戏白牡丹”、“打渔杀家”、“西游记”等)。山下河港里大船小船摩舷撞艄,做各种民间技艺表演。有“打拳船”(也称“擂台船”、“哨船”,在船上表演拳术、舞狮等)、“踏拔船”(也叫“浆船”、“快船”,以赛速度为主),“标杆船”,在船上竖起的竹竿上表演杂技(女性较多)“龙船”等。游含山时,男女青年并故意挤挤挨挨,方言称“轧(音嘎)发扎发”,期盼蚕花茂盛,俗称“轧蚕花”。如今其间陋俗已禁绝,祀神仪典也大多停止。但具有三百余年历史的“轧蚕花”,及踏含山的传统民间艺术表演习俗仍不减当年。
- 上一篇: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2017年寒假传统民风民俗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 2017年寒假传统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 › 供电公司2017年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 ›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 › 2017年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 › 2017年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 ›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地理教研活动计划
- › 2017年县教研中心工作计划
- › 2017第二学期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 › 镇妇联2017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
- › 镇2017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
- › 初中教学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 2017年社区安全生产上半年工作总结
- › 2017年上半年办公室主任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寒假传统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寒假传统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寒假传统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寒假传统民风民俗调查报告